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正因為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我們才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無論是誰,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所以我們要摒棄這種錯誤的認識,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獲得自尊的快樂,從而體驗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
(2)尊重他人,共同的快樂 (板書)
尊重他人,會給他人帶去快樂,也會使自己得到快樂,所以同樣的自尊,大家會得到同樣的快樂!
同時,尊重他人,更會換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二個問題: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板書)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常常抱怨別人不尊重自己,但是我們在抱怨的同時常常忽視了思考得不到別人尊重的原因。比如:
①走在街上,有人用責怪的目光盯著你,因為你毫不在乎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你能怪人家看你不順眼嗎?
②在電影院或圖書館,有人當著許多人的面訓斥你,因為你毫無顧忌地和同學無休止地說笑,干擾了別人看電影或閱讀,你能怪人家說話不客氣嗎?
③在課堂上,老師用非常嚴厲的語氣批評你甚至用難聽的話罵了你,因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同學說話甚至打鬧,破壞課堂紀律,你能怪老師不尊重你嗎?
上述三個案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己不尊重別人在先,別人不尊重自己在后。如果是這種情況,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之能怪自己,因為自己的行為就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是一種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這說明了一個道理,你想讓別人尊重你自己,那么你首先應該尊重別人。
(1)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板書)
尊重自己固然是一種美德,尊重他人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德。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著稱。自古以來中國人和人交往,就十分講究禮儀。禮儀中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
在現代社會,任何一個人每天總是在各種場合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打招呼、介紹、交談、待客、送客等等,都有一個尊重他人的問題。因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礎,尊重可以產生信任,信任可以使雙方打開心扉,可以讓不是朋友的人變成朋友,可以讓原本不可能辦成的事變成可能;相反,不尊重他人,可能什么事都辦不成。
在生活中,有的人不知道尊敬父母、長者和其他人,這是不對的。也有一些官員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殊不知不尊重群眾的人,群眾也不會尊重他們。在國際交往中,一些國家中的官員自以為是,飛揚跋扈,不尊重他國人民,隨意橫加指責,是缺乏最起碼的人權和道德的表現。
因此,無論是于己,還是于人、于集體、于社會,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尊重他人而又被他人尊重的人。
周總理又一次在理發的時候,因為他突然咳嗽,理發師傅一不小心給他的臉劃了一個小口子,周總理不但沒有責怪理發師傅,還馬上向理發師傅致歉:“這都怪我咳嗽的時候沒有和你打招呼!”并留下理發師傅一塊吃飯,以解除理發師傅不安的心情。
從這一件小事,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周總理得到萬人愛戴和敬仰,他去世以后被送到八寶山安葬的時候,人民群眾自發十里長街送總理。
由此可見,尊重他人是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和基礎,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同時,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只有尊重他人,我們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與人同享自尊的快樂。這就是尊重他人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