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做”中學習新知
學生分,教師參與學生之中,最后匯報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生1:一個一個地平均分在5個盤里,每盤分3個蘋果。
生2:我先拿2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2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3個盤子里……還剩下5個,我一個盤子里再放一個。生3:任意拿幾個,不一樣多,再把多的拿出來放到少的盤子里。
生4:我是每次拿3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3個放在一個盤子里。
師:你分得很快,誰是這樣分的?(班級有三分之一是這樣分的)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1:我想口訣三五十五,我就知道每個盤子里3個。
生2:我想到乘法算式3×5=15,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
生3:我會用除法,15除以5等于3,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
師:你們想得太好了,善于動腦,找到了簡捷的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幫著小明想出了這么多分橘子的方法,但是,不論怎樣分,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都是3個蘋果,是平均分的。
3.再次操作,強化平均分。
師:如果把這15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你還會分嗎?
學生動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學生評價。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問題。
1.聯系實際,練習體驗。
師:小明非常喜歡小動物,他買了12個香蕉,想平均分給3只小猴(課件出示:桌面上小明放有12個香蕉,下面蹲著3只小猴)你知道每個小猴分幾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