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分香蕉》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除法算式的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2.使學生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活動之間的聯系,并加深體會.
教學重點 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及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具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同學們你們家里來過客人嗎?通常你用什么來招待客人呢?
【演示課件“分香蕉”】你們真是熱情和懂禮貌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今天,智慧老人家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氣,也不是笑笑,而是兩只可愛的小猴子.你們知道小猴子喜歡吃什么嗎?智慧老人拿出了12根又大又長的香蕉來招待它們,兩只小猴子看見了都饞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這兩個小鬼一定會鬧翻天,所以智慧老人想請我們二年二班的小朋友來幫忙分香蕉,行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香蕉”.
二、問題情境.
活動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想一想: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誰能說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2、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給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幾份?請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邊分一邊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1)學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匯報分香蕉的結果.
3、智慧老人傳授數學知識: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12÷2=6(根)
。2)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2等于6.
。3)在這個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數”,2叫做“除數”,6叫做“商”.
4、學生匯報所學知識,師板書,并介紹除號的寫法,明確每個數的意義.
活動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里來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該怎樣分呢?請你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過程和結果.
2、板書: 12÷3=4(根) 算式表示什么?
活動三:小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
、侔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活動四:課間操.
三、體驗感悟.
同學們,大森林里的小動物聽說你們非常聰明,它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用你學到的知識幫助它們嗎?
1、幫助小貓分木材.
。1)小貓家正在裝修房子,它要把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幾根.你們能幫助它嗎? 18÷2=9(根)
(2)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幫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細觀察圖,提數學問題.(12個果子平均分給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運幾個果子?)
。2)根據圖意列算式,并說出你是怎樣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課堂評價.
請你對你這節課的學習活動情況自我評價一下.
五、實踐應用.
調查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