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樂場》教學案例、反思及評析
3.飛鏢游戲。
吃過午餐之后,淘氣他們?nèi)チ擞螛穲龅牧硪欢送嫱讹w鏢的游戲,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知道了淘氣投鏢得了27分,小丁得了24分,小明得了26分,除此之外,你還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從智慧老爺爺?shù)脑捴兄浪麄兠咳硕纪读?次。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那你們能猜猜,他們每次各投幾分嗎?(出示表格)
生:我認為小東每次得9分,因為9×3=27(分)(或者說,27÷3=9)。
生:我認為明明每次得8分,因為8×3=24(分)。
師:那小林呢?
生1:我認為小林有兩次得9分,一次得8分,因為9×2+8=26(分)。
生2:也有可能一次得10分,兩次得8分。
師:大家覺得他的想法對嗎?
生:不對,這里沒有10。
師:這里沒有10,但生活中的投飛鏢游戲里是有的。子林小朋友可能在平時生活中玩過投飛鏢的游戲是嗎?那你真是個細心觀察的小朋友。
師:如果每人投3次,他們最好成績有可能得28分嗎?
生:不可能,因為3次都投中9環(huán)的話,得分是27分,所以得28分是不可能的。
( 評析 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滲透估算意識。)
(三)師小結(jié)
今天在游樂場你玩得開心嗎?你在開心的游戲中學到了哪些知識?
生1:學會了提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生2:我的計算能力加強了。
師:是真的嗎?我們一起看看,請大家拿出答題卡,比比看,誰是計算高手?
生練習,交流反饋。
師:你今天的表現(xiàn)怎樣呢?剛才的計算都做對了嗎?請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
四、案例點評
1.創(chuàng)設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課的一開始教師創(chuàng)設了游樂場這一學生所熟悉又喜歡的場景,給學生搭設了一個生活的舞臺,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生思維訓練,課堂提問中的設問較科學,特別是有些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提得很好,很特別,如:“你猜淘氣會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你猜這個算式是什么問題?”有效地引導并激勵學生解答問題。
3.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恰當?shù)乃囆g性的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魅力。如“你的眼睛真厲害!”“這么難的問題你都能回答”“他真了不起,大家該怎么做?”“你真會提問”“你的想法與眾不同”等。同時也適時通過伸出大拇指、微笑、眼神等與學生進行溝通,用肢體語言及時鼓勵學生,而且能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激勵學生再努力。如:“看來你還有一點粗心”用平等的態(tài)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了學生的發(fā)言欲、表現(xiàn)欲。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當然在教學中也還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常規(guī)性問題提得太多,而探索性問題、開放性問題設置得太細,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如投飛鏢板塊中,教師問“他會得8分嗎?9分嗎?”在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回答時,沒有作出肯定,如:有位學生說“如果投中一個10環(huán),2個8環(huán)就是26分”在評價這位學生時缺乏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引導和再思考。又因問題太多太細、太簡單,在學生回答時導致教師沒有時間給學生作出反饋,或背對學生寫板書,課堂答問中少見“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情景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