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在本節教案中我設計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數量的胡蘿怎樣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說一說”“猜小豬拿幾個玉米”“如何擺桌子”四個富有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合作實踐活動,給了學生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無論哪種想法我都給予鼓勵,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為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
四 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1、師:小朋友們,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談感想)
2、師:是啊,乘法的用處可大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乘法。
(1)你們看:(電腦出示畫面)
藥盒止咳沖劑(10g×10袋)
吉禾豆粉(50g×20包)
圖紙上長方形草地(20m×15m)
(2)你能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用乘法解決?
(學生自由發言:汽車上的座位、買東西、人的身體上、排隊……)
3、師:小朋友們,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實踐,你就能體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是貫穿本節課的設計理念之一。
“求小動物們各拿了多少水果?”“算一算班級的人數”“如何擺桌子”“找身邊的乘法”等學習內容都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都是充滿個性化的、兒童化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開了學生的想像,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猜測、探索和交流,讓學生感到他們學習的就是身邊的數學,就是“我們自己的數學”。 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學數學的價值。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教學反思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1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于“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里,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我的反思有如下幾點:
首先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于后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后,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只小鳥?”板書,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里,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并突破了。在解決完問題后,我再把學生的問題用幻燈片展示了出來,讓學生自己選一道自己想解決的問題,解決完后和同桌說自己的想法。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