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
一、教材解讀: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第16~17 頁的內容,是在教學5和2的乘法口訣后進行的,在學生初步探索規律,掌握2和5的口訣編制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掌握3的乘法口訣,為后面學習其他表內乘法打基礎,便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遷移學習新知識。從而為后面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2 和5的乘法口訣,是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2和5的乘法口訣遷移學習新知識,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初步探索規律,通過填一填、數一數、說一說、做一做、記一記等掌握3的乘法口訣,為后面學習其他表內乘法打基礎,便于學生從而為后面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學生的靈活性可能不夠,因此,在提煉出乘法口訣的過程,通過操作強化練習,這樣才能扎實掌握,積累知識,熟練運用。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自己推導出3的乘法口訣,并理解口訣表示的含義。
(2)滲透事物相互聯系的思想,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數學游戲中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
重點:口編3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
難點:積累經驗,對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有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對已有乘法口訣的知識遷移作用。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手工嗎?誰能說說你會用這雙小手做些什么呢?”先 激發學生學 習興趣,學生暢所欲言,再創設情境 “‘十一’快到了, 小明想給它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輛自制的三輪車,就把各個零件拿出來進行組裝。聰明的小朋友們,你能幫他算算,一共要幾個輪?
2、玩中學:
(1)數一數
先請同學們獨立地數出輪子分別用了多少個?邊數邊填表。再指名匯報,并引導學生說 出你是怎樣數的。啟發學生說出表格里的數各表示什么。通過數一數,讓學生經歷3連加的過程,算出得數。運用已有的經驗,強化幾個3相加得幾的體驗。
(1)看圖填表。
說一說,1輛有3個,2輛有6個,3輛有9個……
三輪車 1 2 3 4 5 6 7 8 9
輪子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2) 擺一擺
同桌合作,擺幾個三角行,需要幾根牙簽。讓學生在上面用3連加的基 礎上,借助三 角形數邊數的活動編3的乘法 口 訣。學生可以擺一個三角形,列一道算式,編一句口訣。有的學生不擺三角形,也能直接寫算式編口訣,也是可以通過上述活動,讓學生經經歷口訣的編制的過程,理解口訣表示的含義。
(3) 說一說
師生共同交流,整理3的乘法口訣。先指名匯報,引導學生說出:表示幾個3?怎樣編出3的乘法口訣的?再同桌交換互相檢查。
(4) 記一記
先讓學生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再討論: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和你的 同桌 說一說。再在班內交流各自的記憶方法。通過比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記一記口訣。用師生對口令和“開火車”等活動形式鞏固對口訣的記憶。
3、學中做:
(1) 完成練一練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