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動物》
洪上寄宿制中心小學 郭進芳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2、會用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會利用學具擺出或畫圖形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倍”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的方法,能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
教具:
課件、多媒體、動物圖片、圓片、小方塊或圓片(學生用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好,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走進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動物。出示主題圖,觀察:你都認識這些快樂的動物嗎?(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探究活動
(一)統計。
1、數一數圖上各種動物分別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匯報。指名學生說說每種動物的只數。(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
(二)擺一擺、圈一圈(猴子和鴨子),認識“倍”。
1、用一個圓片代替一只猴子,這里應該擺多少個圓片呢?(學生擺3個。)
師:我們可以說猴子數是1個3。那么鴨子數應該擺多少個?你想怎樣擺呢?
2、學生自己用學具擺出鴨子數。
3、學生匯報、交流。
(1)教師巡視。
學生可能會擺成○○○○○○,
○○○ ○○○ 或 ○○○ ○○○
(2)你認為哪種擺法比較好?為什么?
4、圈一圈,認識“倍”。
(1)師邊說明邊圈:猴子有3只,我們把它看作1份,也就是說1個3為2份。那么鴨子有6只,就可以平均分成2份,是2個3。
(2)引出“倍” 。
像這樣的兩個數量,我們可以說: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板書: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這就是倍數關系。
(3)學生讀兩遍。
(4)質疑。對于這種倍數關系,你有什么其它想法、疑問或是還想了解些什么?
5、學習用除法表示。
(1)師:“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板書:6÷3=2)
(2)小組討論:除法算式里的“6”和“3”分別表示什么呢?
(3)學生匯報。
(4)全班看著算式說一說算式的表示意義:鴨子有6只,猴子有3只,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
(三)畫一畫、圈一圈(松鼠和小雞),加深理解“倍”。
1、學生獨立嘗試畫圖表示松鼠和小雞的數量,并列式求倍數關系。
2、指名一學生到講臺前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要2個2個地圈?除法算式表示它們的什么關系?
3、同桌互相說一說。(小雞有8只,松鼠有2只,小雞數是松鼠的4倍。)
4、教師小結:求倍數關系,涉及兩個量之間的比較。我們可以用圖形和除法算式兩種方式來表示“誰是誰的幾倍”。
三、鞏固知識,發展思維
1、書上第46頁的“說一說”。
2、書上第47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在學習中有收獲嗎?
五、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