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2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與復習(板書:計量單位)想一想,本學期的計量單位包括了哪些內容?(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在這些知識中你還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整理與復習時、分、秒
(1)出示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看能聯想起哪些數學知識。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內容包括:
①時針、分針、秒針的認識;
②1時、1分、1秒在鐘表上怎樣規定的;
③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做練習,出示課本132頁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全班匯報交流。匯報時,重點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與復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匯報交流,老師并板書:
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做練習,出示第132頁第4題。讓學生獨立觀察圖形,說說每個圖形各呈現了什么。
學生根據課本給出的信息,找出合適的長度單位。窗戶寬120(),三峽大壩高185(),飛機每分飛行13(),小朋友每時步行3()。學生獨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后,在班內匯報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做練習第138頁的第13題。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決問題
我們前面整理復習了時間單位、長度單位的有關知識,下面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呈現課本第138頁第15題。
a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b讓學生思考,梅花鹿、長頸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內反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d學生解決第15題的第(2)小題,并全班交流。五、全課小結回憶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
第4課時 認識圖形、統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3~139頁的內容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區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通過對具體材料的統計,讓學生再次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數據。
【教學難點】
區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認識圖形和統計。
板書課題:認識圖形、統計。
二、復習認識圖形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學期我們學習過哪些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電腦出示每種圖形各兩個,雜亂地排列。
教師:根據你學過的有關圖形的知識,能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1復習長方形的特征
教師:結合剛才的分類,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長方形的。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哪些知識?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整理匯報。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1)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
(2)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2復習正方形的特征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1)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每一條邊都叫做正方形的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