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精選4篇)
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素材: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6-47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2、會用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中進行思考,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有效的數學學習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體會“倍”的意義,會用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教學難點: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小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鞏固舊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課件出示機靈狗圖片),看,它是誰?機靈狗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計算小能手,就想和大家比一比口算,你們愿意嗎?(開火車口算)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剛才,同學們都表現的非常棒,機靈狗非常喜歡你們,它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好看的畫,想看嗎?(出示課件)看,多美啊,天藍藍的,水清清的,草兒綠綠的,小動物們玩得多快樂,多開心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快樂的動物》一課,請大家和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板書課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師:仔細觀察,圖中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幾只?
2、(師同時用課件演示數一數)我們現在來填填每種動物分別有多少只! 誰來試一試!試試看!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把每種動物的只數填在方格里。
鴨□只 小松鼠□只 孔雀□只
猴子□只 小鳥□只 小雞□只
(一)幫助學生理解“倍”含義
1、擺一擺
師:有幾只可愛的動物來到我們的教室,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知識,我們看看它們是誰?(在黑板上粘貼小猴子和小鴨的圖片)
學生觀察,分別數出有多少只?
每組發一張表。小組活動,用畫圖和列式兩種方法解決鴨子數是猴子數的幾倍。
師:請同學們注意,現在要求小組合作,用手中○代表鴨子和猴子,擺出它們的數量;
2、交流:你是怎么擺的?為什么這樣擺?
生:我是這樣擺的:先擺3個紅色的圓片,再擺6個紅色的圓片(3個3個擺)
師:為什么3個3個擺呢?
生:是為了和上面的1個3對照的。
3、圈一圈
師板書:(師在猴子圖片后面貼3個圓圈,在鴨子圖片后面貼6個圓圈)
師:請同學們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如果把小猴子的只數看作一組(圈),那么小鴨子的只數可以看作這樣的幾組呢?你能試著圈一圈嗎?(一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畫)
師:現在你又有什么新發現了?
師:(課件演示想一想)我們把小猴子的只數看作一組,小鴨子的只數就可以分成這樣的兩組,通過在小鴨的數量上圈一圈,我們發現6只小鴨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們可以說小鴨的只數是小猴只數的2倍(板書)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注意: “倍”不是單位名稱,得數2后面不要寫“倍”字。
你們知道這些數都表示什么嗎?指名說說,再自己說說。
(二)輔助學生加深對“倍”的認識
師:小鴨子的游泳比賽精彩極了,小猴子的助威吸引了兩只可愛的小松鼠的觀戰,只有那8只小雞似乎對這些不感興趣,他們正在大樹下悠閑的吃蟲子呢,你們能不能也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一畫小松鼠和小雞的只數,并試著分一分,圈一圈呢?(生畫圈,師巡視)
師:請同學們注意,用○畫出松鼠、小雞的數量; 然后圈一圈,觀察8只小雞里面有( )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倍。
生:4倍。
師:你怎么知道是4倍的?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在書上寫一寫,寫好之后和你同桌說一說每個數都表示什么?
8÷2=4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小結:(課件演示做一做)有2只小松鼠,8只小雞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4倍。
(三)放手讓學生尋找倍數關系的問題
師:在這幅主題圖里,還有一些數學信息,還有一些動物的數量之間存在著倍數關系,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發現嗎?先在小組內說給其他伙伴聽聽。(小組匯報)
(課件演示做一做)
學生匯報。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倍”,知道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要用什么方法來計算?你學會了嗎?真學會了?機靈狗可不太相信,它要出兩道題考考你,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課件演示說一說)做p46頁“說一說”里面的前兩小題。(生獨立完成,師巡視,集體訂正)
板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來計算!
四、 鞏固練習 深化新知
1、拍手游戲
師:你們學得可真棒,老師要獎勵大家,帶你們一起做個拍手游戲,聽清楚要求:
(1)我拍3,你拍6,小朋友,問問你,你拍的數是我的幾倍?
(2)我拍8,你拍2,小朋友,考考你,我拍的數是你的幾倍?
2、47頁練一練第1題(出示課件練一練)
⑴先自己仔細看第一圖和第二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同學就用學具畫一畫,圈一圈。
⑶學生匯報,集體評價。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咱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解決了這么多問題,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倍”,你們這節課學得高興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誰想說一說?
板書設計:
快樂的動物
(猴子圖片)
(鴨子圖片) 6
小鴨只數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46——4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等分活動與除法之間的關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3.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用除法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每人1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創設故事情境,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
(一)理解倍的含義
1.師引導學生觀主題圖,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有幾只。
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數學問題。
3.過渡:其實,根據這些信息,我們還可以提出用除法來解決的數學問題呢?
4.課件出示:小猴(3只)和小鴨(6只)正排著隊在比只數呢,你們能用圓片代替小猴和小鴨,擺一擺它們的只數。
5.認真觀察它們的只數,你發現了什么?
6.再觀察,我們把3只小猴看作1份,那6只小鴨就有這樣的幾份?(2份)你能用什么記號表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兩份?再看,3只為一份,6只小鴨就有2份,也就是說6里面有個3,我們就可以說6是3的2倍,或小鴨的只數是小猴的2倍。誰能學著老師這樣把這幾句話再完整地說一遍。
7.那么,求小鴨只數是小猴的幾倍?該如何列算式呢?(課件演示過程)
8.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倍”,學習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什么方法?
(二)做一做,生生互動
1.過渡:請你們用剛才的方法算算小雞的只數是松鼠的幾倍,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看哪些同學算得又對又快?
2.請3位同學板演,再匯報自己的想法。(再請3個人輪流匯報)課件演示。
3.小結:看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很多方法來解決,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所以,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什么法計算?(這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學生齊讀兩遍。
4.還有許多動物想請你們幫忙,提出今天這們的數學問題并解決嗎?
三、鞏固練習
1.師:動物王國里還有一些動物請你們幫忙解決問題出,示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做后,指名匯報。
2.看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淘氣和機靈狗也來湊熱鬧了,看,它們在干什么?他們想了什么辦法?誰來猜一猜,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幾倍?你為什么這樣猜?如何列式?
3.小動物們還調查了最近的天氣情況,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今天學習的數學問題嗎?
4.做拍手游戲。
5.誰來當小老師,跟大家做這樣的游戲,或者自己編出誰是誰的幾倍的問題?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和小動物們一起學習開心嗎?你覺得有什么收獲?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群英小學 李佐蘭
《快樂的動物》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是一節抽象的概念“倍”的認識。它是在學生認識平均分與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體會倍的含義。倍雖然說是生活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可是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因此我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在教學時做了以下一些設計:結合“快樂的動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擺一擺,圈一圈,畫一畫等操作活動中體會倍的含義,既學會了畫圖表征,又學會了用算式解決問題,有意識的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活用教材,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我們要依靠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我以故事引入,創設了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來到河邊聚會的情境:在美麗的大自然中,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在快樂的玩耍著,讓我們跟著可愛的小動物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吧。這時學生都被吸引,孩子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輕松的笑容,帶著興趣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使學生對于和快樂的動物中進行學中玩、玩中學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學習興趣也油然而生。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時中,“倍”這個概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比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這個教學上的重難點呢?
在教學時,讓學生用圓片擺一擺小鴨和小猴的只數,認真觀察,看有什么發現?(比一比)接著引導學生把3只小猴看作1份,小鴨就有這樣的幾份,表示出兩份(圈一圈),圈完后說6里面有( )個3,也就是說6是3的2倍,小鴨的只數是小猴的2倍,最后列出算式計算。再通過幾個層次的擺、畫和說,讓學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義。整個操作過程層次分明,通過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圈一圈、畫一畫、算一算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從而參與學習過程,不是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數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看自己擺的圖來說數理,降低了數理表述的難度,落實減負的要求。通過操作,讓學生既學得高興又充分理解知識,形象直觀地建立了“倍數”概念,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還提倡: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從而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有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觀察主題圖時,我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從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用學過的方法會解決的數學問題并解決,接著,在教學完倍的知識后,讓學生再看圖畫,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有關倍數的數學問題,既鞏固了新知,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間,又促使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還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能力。
4.巧妙的設計練習。
學生對倍的意義的理解本身是很枯燥的,為了不使孩子失去興趣,我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巧下了一番功夫,如第一題,幫動物王國里的小貓蜻蜓等動物來解決數學問題,第二題先猜一猜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幾倍,再運用所學的知識算一算。接著出示一個和日常緊密相關的情境:小動物統計了最近的天氣情況,請你找出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最后又做拍手游戲,并設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學問題。練習設計一環套一環,層層拔高,真正做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吃飽吃好。使學生體會到新課標中所指出的:“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當然,這節課中,由于本人經驗不足,上課時學生匯報算法時生怕學生不會,講得太多太細,不夠放手,導致后面的練習無法全部完成。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一個班人數較多,學生個體上存在著一些差異,在教學中如何更好的評價學生?如何更加全面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我這都是給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想我一定會好好總結這節課給我帶來的思考,爭取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更大提高。我將進一步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 篇3
學情分析:本節結合“快樂的動物”的具體情境,學習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事實上,“倍”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通過擺一擺、圈一圈、畫一畫這些具體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學生真正體會了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這時用除法表示和計算“誰是誰的幾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2、會用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會利用學具擺出或畫圖形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4、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倍”有關的簡單的生活問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倍”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的方法,能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
教具: 課件、綠色小棒和紅色小棒(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好,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走進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動物。
出示情景圖,觀察:你都認識這些快樂的動物嗎?(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一)統計。
1、數一數圖上各種動物分別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匯報。采取提問個別同學、集體回答、拍手、搭肩等形式說出動物的只數。(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
(二)擺一擺、圈一圈(猴子和鴨子),認識“倍”。
1、用綠色小棒代替猴子擺出猴子的只數,用紅色小棒代替小鴨擺出它的只數。(學生擺,師巡視指導)
2、交流:你是怎么擺的?為什么這樣擺?
生:我是這樣擺的:擺3個綠棒,再擺6個紅棒(3個3個擺)
師:為什么3個3個擺呢?
生:是為了和上面的1個3對照的。
3、師板書,畫線代替猴子和小鴨
師問:6里面有( )個3
生:6里面有(2)個3
師:1個3就是3的一倍,2個3就是3的兩倍,3個3就是3的3倍……
4、總結:6就是3的(2)倍(多提問幾位學生,同桌互說)
(三)擺一擺、圈一圈(小松鼠和小鳥),加深理解“倍”
1、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擺出小松鼠和小鳥的只數(學生用學具擺,教師巡視指導)
2、集體交流
3、總結
12里面有(6)個2
12是2的(6)倍
(四)學生自己練習擺小松鼠和小雞并總結
(五)學生靜息,教師根據板書總結
(六)練習
1、10是2的倍
(1)、先用學具擺
(2)、說出答案并列出算式
(3)、為什么這樣列算式?(10里面有5個2)
(4)、強調“倍”的意義
2、9是3的倍,并列算式
3、14是2的倍
(七)、總結
求倍數關系,涉及兩個量之間的比較。我們可以用圖形和除法算式兩種方式來表示“誰是誰的幾倍” 。
三、鞏固提高
1、做課本:做一做、說一說(先自己做,再集體交流。教師個別輔導)
2、做:練一連第2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在學習中有收獲嗎?
五、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3題。
六、板書設計
快樂的動物(“倍”的意義)
鴨子 6只 松鼠 2只 孔雀 1只
猴子 3只 小鳥 12只 小雞 8只
猴子 ○ ○ ○ 3
鴨子 ○ ○ ○ ○ ○ ○ 6
6里面有(2)個3
6是3的(2)倍
作業:數冊
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3冊《快樂的動物》.在整節課中運用做,說,練三個主要環節,探究有關等分與除法之間的知識.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感受"倍"的含義,使學生逐步體會倍與等分之間的聯系.
2,在理解"倍"含義的基礎上,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兩個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倍與等分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創設情境:
1,師(出示課件):一陣雷雨過后,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樹更綠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耍了,這些快樂的小動物們邀請咱們一起去玩.想去嗎
師:好,咱們一起出發.
板書課題:快樂的動物.
2,瞧,它們多快樂多高興呀!仔細看圖,誰來說一說都有哪些小動物 它們有多少只 各在做什么事情
(強調說完整話)
3,(師同時用課件演示)我們現在來填填每種動物分別有多少只! 誰來試一試!試試看!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把每種動物的只數填在方格里.
鴨□只 小松鼠□只 孔雀□只
猴子□只 小鳥□只 小雞□只
二,研究性學習
1,體會除法與等分活動的聯系
師: 這些小動物有的多,有的少,你能用○分別表示出小猴子,小鴨子,的只數嗎
猴子:○○○
小鴨:○○○ ○○○
師: 現在我們按3只一組,在小鴨右邊的圓片圖上圈一圈.注意觀察:6只小鴨 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
師:請你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過程和結果用算式怎么表示,請你來說一說:
小結:猴子有3只,小鴨有6只,按每3只為一組,通過在小鴨的數量上圈一圈,我們發現6只小鴨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們可以說小鴨的只數是小猴只數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書:6÷3=2.
師強調:現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單位名稱,得數2后面不要寫"倍"字.
2,做一做,生生互動
師:請同學們注意,用○畫出松鼠,小雞的數量; 然后圈一圈,觀察8只小雞里面有( )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生動手畫一畫,圈一圈,說一說.
生: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倍. 8÷2=4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小結:有2只小松鼠,8只小雞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4倍.
3,說一說,師生,生生互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倍",知道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要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板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用除法來計算!
(出示課件)鴨子數是松鼠的( )倍. □○□=□
猴子數是孔雀的( )倍. □○□=□
質疑:你還能提出什么除法問題
學生匯報
三,課時練習
1,47頁練一練第1題(出示課件)
⑴先自己仔細看第一圖和第二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同學就用學具畫一畫,圈一圈.
⑶學生匯報,集體評價.
2,練一練的第2題.
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倍
□○□=□
⑴先自己仔細觀察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這道題說了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獨立填空列式.
⑶師生共同總結:淘氣的身高有9個南瓜那么高,機靈狗的身高有3個南瓜那么高,相當于3個機靈狗的身高,所以,我說,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3倍.
3,練一練"第3題
獨立完成.組內口頭提出問題,并口頭解答.
4,思維拓展
聰明的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和"倍"有關的數學問題嗎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咱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解決了這么多問題,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倍",你們這節課學得高興嗎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誰想說一說
(附)板書設計:
快樂的動物
猴子:○○○
小鴨:○○○ ○○○
小鴨只數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