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三角形的認識(精選13篇)

三角形的認識

發布時間:2023-12-20

三角形的認識(精選13篇)

三角形的認識 篇1

  孟州市南莊鎮田寺小學   范希建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二)利于學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1. 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2. 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么圖形?(三角形)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二)學習新課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2)利于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么不同?(3)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①三角形是幾條線段圍成的?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4)鞏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一)

  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特性: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性質:穩定性

三角形的認識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游戲方法

  1.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小組.每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師要求利用皮筋圍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負責舉旗,當本組完成時,該同學舉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師可以說任意一種三角形.例如:當老師說“直角三角形”,三個同學就開始圍(三個同學各在三個頂點位置),另一個同學認為圍好了就舉起小旗,先舉起小旗者為勝.當說出其它三角形時,游戲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認識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游戲方法

  1.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小組.每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師要求利用皮筋圍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負責舉旗,當本組完成時,該同學舉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師可以說任意一種三角形.例如:當老師說“直角三角形”,三個同學就開始圍(三個同學各在三個頂點位置),另一個同學認為圍好了就舉起小旗,先舉起小旗者為勝.當說出其它三角形時,游戲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認識 篇4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課本 第九冊P51—52

  教學目的: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2.讓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特性。

  3.能按角的大小給三角形分類。

  4.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義及三角形按角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鋪墊:

  通過微機動態展示,復習銳角、直角、鈍角及角的邊、角的頂點等概念。

  二. 導入  新課:

  如果在角的兩邊取一定長度,得到兩條什么線?把這兩條線段

  連接起來,這是什么圖形?

  三. 組織教學: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

  (1) 三角形的意義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

  微機顯示:紅領巾、小三角旗、房架......

  師:這些物體,雖然它們的顏色、大小、材料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外形都是三角形

  (留下三角形框架)。

  師:你認為怎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呢?

  生: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微機顯示:學生判斷是不是三角形。

  生:有三條邊的圖形叫三角形。

  微機顯示:學生判斷。

  生:有三個角、三條邊的圖形叫三角形。 

  微機顯示:學生判斷。

  師:到底怎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呢?

  (微機動態顯示)

  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三角形的意義。

  (2) 判斷下列哪些圖形是三角形,為什么?

  (3) 三角形的特征:

  通過微機顯示,學生概括得出三角形的特征: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2.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1) 微機顯示:電線桿,自行車圖。

  找出圖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

  師:這些部位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的形狀,而不采用其他圖形呢?

  下面我們先進行一次小小的實施,大家要動腦筋,從實驗中去找答案。 

  (2) 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出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教具,請兩個較大的學生用力拉三角形,一個小同學拉四邊形,

  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學生討論得出三角形的重要特性:不變形,具有穩定性。

  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電線桿、自行車的這些部位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了嗎?

  三角形的穩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應用。練習十五第一題,

  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做?

  3.三角形的分類

  (1) 微機顯示

  說出三角形中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

  這三個不同的三角形分別是什么三角形?學生自學課本P52 第二、三、四節。

  根據表格思考:(表格略)

  小結: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2) 判斷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 在釘子板上用橡筋分別拉出一個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并學會用三角板檢驗。

  (4) 游戲猜一猜:

  出示三角形中的一個角,猜出這是什么三角形?

  追問:怎樣才能確定一個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4) 如果把所有三角形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四. 練習檢測:

  選擇正確的序號:

  1. ( )叫做三角形

  (1)有三個角的圖形 (2)有三條線段的圖形

  (3)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  (4)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2. 一個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120°,這個三角形是( )

  (1)銳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鈍角三角形 (4)不能確定

  3. 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 )

  (1)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一定是鈍角三角形 (4)不能確定

  五. 深化訓練:

  圖中有( )個三角形

  其中( )個銳角三角形

  ( )個直角三角形

  ( )個鈍角三角形

  六. 全課總結:

  學生看書,劃出本課學習的重要內容。

  【點評】

  本節課通過微機動態演示,讓學生判斷到底怎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出三角形的意義,同樣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類都應用了微機顯示,形象地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并在課堂上及時反饋、矯正,力求保證學生掌握新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三角形的認識 篇5

  教學目標 :

  1.從實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2.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類方法。

  3.知道按邊分類可分為不等邊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

  4.知道按角分類,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兩種分類,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

  理解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

  一、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

  1.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現在就請同學們用桌子上的鐵片組裝一個三角形和四邊形,看那組比較快。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3.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用到了三角形,請看這些物體的那一部分用到了三角形。(出示用多媒體做的物體)

  4.學生講。

  5.為什么這些物體用到三角形而不用四邊形呢?現在我們不忙著回答,讓我們先做一個小實驗后再來回答。請同學們拉一拉剛才做的三角形和四邊形,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6.學生介紹,教師板書:“穩定性”

  7.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三角形。(楊浦大橋、固定課桌椅等)。

  二、按邊分類

  (一)分類及各名稱

  1.三角形是有三條邊首尾相連而組成的圖形,所以它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三角形的三條邊和三個角。

  2.首先我們研究三條邊,請看這些三角形的邊有什么特征(出示9個角)小組討論。

  3.你能不能按邊的特征把這些三角形分成幾種情況。

  4.你們認識這些三角形嗎?誰能叫出它的名稱?(如果有學生講的出,就請學生講下去,如講不出,請學生看書P128-129)你還知道這個三角形的什么知識?(指著邊、底角、頂角、底)讓學生講。

  5.誰能證明兩腰相等的嗎?(尺、對折)兩個底角呢?

  6.誰能證明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的嗎?(尺、對折)三個角呢?

  7.練習:請學生拿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并標出底角、兩腰、底、頂角。

  8.等腰三角形可以對折并完全重合,所以是一個什么圖形?你能標出它的對稱軸嗎?請在等腰三角形上標出。

  9.等邊三角形呢?

  (二)關系

  1.在小組內,請同學們從桌上拿出不一樣的三角形。哪些同學拿的是不等邊三角形,請站在這邊;哪些同學拿的是等腰三角形,請站在這邊;(如果有的學生拿的是等邊三角形,沒有站出來,就問學生,他們能站出來嗎?為什么?如果有的學生拿的是等邊三角形,已經站出來,你們中有沒有拿等邊三角形的?為什么站在等腰三角形中?)

  2.你們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現在你們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邊分類各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我們用集合圖可以表示成:(出示三角形的關系)

  3.練習:你能用鐵片拼一個等腰三角形嗎?你還能用鐵片拼一個等邊三角形嗎?你是怎樣拼的?

  三、按角分

  1.現在我們從角這個方面來研究三角形,如果把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那幾種呢?

  2.我們的書的P129最后一段就有,請同學們就看書。

  3.怎樣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怎樣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其他兩個角是什么角?怎樣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其他兩個角是什么角?

  4.練習:請同學們從桌子上拿出銳角三角形,并示意;再請同學們從桌子上拿出直角三角形,并示意;請同學們從桌子上拿出鈍角三角形,并示意。

  4.請同學們從桌上拿三角形。哪些同學拿的是銳角三角形,請站在這邊;哪些同學拿的是直角三角形,請站在這邊;哪些同學拿的是直鈍角三角形,請站在這邊。

  5.你們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現在你們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角分類時各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我們同樣可以用集合圖可以表示各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出示三角形的關系)

  6.練習:那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出示多媒體)

  7.出示練一練的第二題,讓學生判斷,看到一個銳角是否就能確定這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三角形的認識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游戲方法

  1.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小組.每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師要求利用皮筋圍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負責舉旗,當本組完成時,該同學舉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師可以說任意一種三角形.例如:當老師說“直角三角形”,三個同學就開始圍(三個同學各在三個頂點位置),另一個同學認為圍好了就舉起小旗,先舉起小旗者為勝.當說出其它三角形時,游戲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認識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游戲方法

  1.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小組.每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師要求利用皮筋圍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負責舉旗,當本組完成時,該同學舉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師可以說任意一種三角形.例如:當老師說“直角三角形”,三個同學就開始圍(三個同學各在三個頂點位置),另一個同學認為圍好了就舉起小旗,先舉起小旗者為勝.當說出其它三角形時,游戲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認識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2-25頁的內容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認識底和高,感受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學會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內)。

  3、通過動手實驗和找更多的例子,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認識底和高)。

  難點:感受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內)。

  教學資源:

  與內容有關的插圖,釘字板,三角板,小棒,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我們已經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嗎?(紅領巾、三角板、小紅旗、房架等等。)

  揭題: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學習三角形。(板書課題)

  二、探究互動。

  1、利用一些現成的工具,你能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

  小組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總結: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判斷: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哪些圖形不是三角形?

  3、畫出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和幾個頂點?學生結合圖形回答。

  4、如果用小棒代替線段,10cm、6cm、5cm、4cm的小棒,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先圍一圍,再在小組里交流。

  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討論什么情況下能圍成三角形、什么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

  發現:當其中兩根的長度和大于第三根時,就能圍成三角形,否則就不可能圍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5、組織學生測量例題中人字梁的高度。

  應該測量哪條線段的長度呢?說明三角形的底和高。

  6、“試一試”

  學生獨立測量。

  交流:量的是每個三角形的哪兩條邊?結果分別是幾厘米?

  三、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要求學生以點子圖中的點作為三角形的頂點來畫三角形。并要求說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根據每組線段的長度關系進行獨立的思考。

  交流,說明理由。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能應用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來說明理由,感受數學在生活里的應用。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導學生用三角尺畫高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三角形的底,過頂點沿另一條直角邊畫出高,在適當的位置標上直角符號。

  5、“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剪法。

  3cm、5cm、6cm      4cm、5cm、5cm

  四、你知道嗎?

  介紹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應用。

  讓學生在圖中找一找三角形。問:這些物體上為什么都有三角形的結構?閱讀材料,找出原因。

  開展實驗,明確認識。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29頁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三角形的每個內角大小的觀察、比較,學會按照角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2、在操作、實驗等探索活動中發現有關規律,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教學資源:

  各種三角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你能夠說出三角形有那些基本的特征?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夠找到三角形?

  揭題:今天我們要來進一步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

  二、探究互動。

  1、出示各種三角形。

  (1) 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這些三角形的內角分別是什么角?(教師簡單介紹什么是內角)并把它們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面。

  (2) 想一想,如果讓你自己來給這些三角形分類,你準備分成幾類?你的依據是什么?

  (3) 小組交流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4) 教師及時給出科學的分類方法,揭示各類三角形的含義。

  (5) 根據三角形的分類,試著在集合圖里表示分類的結果。出示教材的集合圖。

  三、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強調要學生“任意畫”,再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判斷自己畫出的是什么三角形。

  2、“想想做做”第2題。

  引導學生用三角尺比,自己判斷后再連一連。

  四、嘗試活動。

  1、“想想做做”第3題。

  組織學生再釘子板上圍出各種三角形,并結合說說各自的特征。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動手折一折,在交流自己的折法。

  3、“想想做做”第5題。

  先思考一下應該怎么剪,在書上畫一畫,再在自己的平行四邊形上剪一剪,驗證自己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畫一畫,引導學生發現畫出的線段就是原來三角形的其中一條邊上的高。

  5、“想想做做”第7題。

  引導學生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并且能夠發現:從直角頂點向對邊畫線段,可以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而其他兩個頂點只能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

  五、總結質疑。

  將你這節課的收獲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三角形的認識 篇9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學會畫三角形.

  (三)進一步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掌握底和高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點;辨認三角形的底和高,尤其是當高不是處于鉛垂位置時,對底的認識容易出錯,因此辨認和畫高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1)說說什么叫做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

  (2)按角的特征,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幾類?各叫做什么三角形?

  2.指出下面各叫做什么三角形?(投影)

  (二)學習新課

  我們學習了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今天繼續學習對三角形的認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二))

  1.教學等腰三角形.

  (1)我們班得到了一面衛生流動紅旗(如圖),以及同學們戴的紅領巾都是三角形.

  觀察一下這樣的三角形,它們的邊有什么特點?

  (2)動手測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

  測量每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這三個三角形的邊長有什么共同特點?

  (3)動手折疊.

  上面的每個三角形,能不能折疊成互相重疊的圖形?

  (4)通過我們的觀察、測量、折疊,你發現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明確:這些三角形都有兩條邊相等,兩個角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認識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出示一等腰三角形,結合圖形認識各部分名稱.在等腰三角形里,

  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個腰的夾角叫頂角,底邊上

  的兩個角叫底角.

  (3)認識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讓學生量一量自己手中三個等腰三角形,每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你發現了什么?

  在度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確: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板書)

  反饋:下面哪些圖形是等腰三角形?

  3.教學等邊三角形.出示三幅圖:

  指定三人到黑板上測量每個三角形的邊長和每個角的度數.

  全班同學測量課本145頁右上角圖.

  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通過把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對比,引導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①畫銳角三角形,師邊作圖邊說明.

  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問:

  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

  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②畫直角三角形的高.

  想一想,直角三角形應該怎樣畫高?

  通過觀察思考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從而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條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③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右圖這個鈍角三角形,從A點作高,底邊應是BC,高要畫在三角形外;從B點作高,底邊是AC,高也要畫在三角形外.這兩條高的畫法我們就不研究了.

  只有從C點向對邊作高,底邊是AB,高畫在三角形里.因此鈍角三角形只有從鈍角的頂點向對邊作高.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強調指出: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反饋:

  ①指出各圖的底和高.(投影)

  ②學生動手畫高.

  在自己準備好的三角形上畫高.教師巡視.

  5.學習畫三角形.

  根據三角形的邊長和角的度數,可以畫符合已知條件的三角形.

  例 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是2.5厘米和2厘米,它們的夾角是30°.根據這些條件畫出三角形.

  教師邊演示邊與學生同畫.

  先畫一個30°的角.從這個角的頂點起,在一條邊上量出2.5厘米的線段,在另一條上量出2厘米的線段,各點上一個點.用線段把這兩個點連接起來.

  讓學生說說畫三角形的步驟.

  學生試畫:兩條邊長都是3厘米,夾角是40°的三角形.

  教師行間巡視指導.

  完成146頁“做一做”.

  (三)鞏固反饋

  1.出示一組圖形,各是什么三角形?(投影)

  2.完成練習三十一第5,6題

  3.判斷下面說法對嗎?

  (1)一個三角形里如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四)作業 

  練習三十一第7~10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學生已經掌握了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在這個基礎上,本節課學習根據邊的特點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會畫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

  新課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認識等腰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測量、折疊,從而建立等腰三角形概念,了解各部分名稱及其性質.第二部分,用同樣方法認識等邊三角形,并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第三部分,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會畫高.今后學習三角形面積要常用到,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掌握.最后一部分動手操作,讓學生學會畫三角形,掌握畫三角形的步驟.教師要高度重視,加強指導.

  本節課既重視教師的直觀、演示,更要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圖、作圖能力.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二)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兩個底角相等.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三個角都相等.

  

三角形的認識 篇10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學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指出下面各是什么圖形?(投影)

  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邊是直線、射線還是線段?

  2.指出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

  3.請大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

  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么圖形?(三角形)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三角板、小紅旗等)

  (2)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

  ①三角形是幾條線段圍成的?

  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鞏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4.教學三角形的分類.

  三角形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三角形中角的不同進行分類.怎樣分?

  (1)出示投影片,觀察每個三角形內角的度數.

  (2)比較這三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3)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4)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5)怎樣判斷三角形的類型呢?

  填表后觀察.(投影)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

  (三)鞏固反饋

  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哪幾類?

  4.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四)作業 

  練習三十一第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是學習研究其它幾何圖形的基礎,在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這部分內容很重要.

  本課教學既重視概念教學,又重視學生實踐,不僅教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能力.

  新課第一部分,首先讓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通過學生自己舉例,觀察,討論后引導學生概括出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第二部分,讓學生通過對各種形狀三角形的觀察、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從而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第三部分,學習三角形的特性.讓學生自己動手拉一拉五邊形、四邊形、三角形的木框,從而發現三角形的特性,即具有穩定性.

  第四部分,學習三角形的分類.學生在觀察比較各種不同的三角形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基礎上,把三角形按角分類,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概括出各種三角形的定義,并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思維中分辨,在觀察中思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提高觀察、概括能力.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一)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特性:穩定性

  按角分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認識 篇11

  認識三角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能發現“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

  教學重點:

  1、角平分線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線、

  教學難點:

  會角平分線的概念、即判別哪兩個角相等、

  教學過程:

  一、探索練習:

  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設法畫出它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

  2、你能通過折紙的方法得到它嗎?

  學生可以用量角器來量出這個角的大小的方法畫出這個角的平分線、也可以用折紙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線、

  在學生得到這條角平分線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這三條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到結論:

  三角形一個角的角平分線和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對邊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中這個角的角平分線、簡稱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教師應該規范學生的書面表達,給出下面的示范書寫:

  如圖:∵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

  ∴∠BAD=∠CAD=∠BAC,

  或:∠BAC=2∠BAD=2∠CAD、

  請你畫出△ABC(銳角三角形)的所有角平分線,并且觀察這些角平分線有什么規律?對于鈍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們的角平分線也有這樣的規律嗎?

  一個三角形共有三條角平分線,它們都在三角形內部,而且相交于一點、

  例題:△ABC中,∠B=80∠C=40,BO、CO平分∠B、∠C,則∠BOC=______、

  活動二: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設法畫出它的三條中線,它們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小組交流、

  2、你能通過折紙的方法得到它嗎?

  畫中線時,學生可以用刻度尺通過測量的方法來得一邊的中點、也可以用折紙的方法得到一邊的中點、

  在學生得到這條中線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這當中的線段之間的大小關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到結論:

  連結三角形一個頂點和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這個邊上的中線、簡稱三角形的中線、

  教師應該規范學生的書面表達,給出下面的示范書寫:

  如圖:∵AD是三角形ABC的中線,

  ∴BD=DC=BC,

  或:BC=2BD=2DC、

  請你畫出△ABC(銳角三角形)的所有中線,并且觀察這些中線有什么規律?對于鈍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們的中線也有這樣的規律嗎?

  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觀察、應該比較快得到下面的結論:

  一個三角形共有三條中線,它們都在三角形內部,而且相交于一點、

  已知,AD是BC邊上的中線,AB=5cm,AD=4cm,▲ABD的周長是12cm,求BC的長、

  鞏固練習:

  1、AD是△ABC的角平分線(D在BC所在直線上),那么∠BAD=_______=______、

  △ABC的中線(E在BC所在直線上),那么BE=___________=_______BC、

  2、在△ABC中,∠BAC=60,∠B=45,AD是△ABC的一條角平分線,求∠ADB的度數、

  小結:(1)三角形的角平分線的定義;

  (2)三角形的.中線定義、

  (3)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是線段、

  作業:

  課本P125習題5、3:1、2、

  教學后記:

  學生基本上能明白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的定義,但是在較復雜一點的題目中也會出現以下錯誤:

  (1)已知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則∠B=∠C;

  (2)有部分生會把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和三角形的中線混淆、

  如: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則BD=CD、

  對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中線的運用有待真正的提高、

三角形的認識 篇12

  教學內容:教科書p22-23例題,p23-24“想想做做”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聯系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2、 使學生在認識三角形有關特征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征的基本方法,發展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3、 使學生體會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并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產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難點:探究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原理教學準備:1、 每組一套小棒、方格紙、三角板、釘子板2、 每組四根小棒,長度分別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聯系實際引入課題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三角形,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三角形?回憶 互相交流生活中的發現展示例題場景圖圖中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圖形?有三角形嗎?這些三角形的形狀、大小相同嗎?仔細觀察交流從圖中觀察到的學過的圖形沿著三角形的邊互相指給同桌看它們形狀、大小不同大家能夠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也能辨別三角形,那三角形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找了這么多三角形,能想辦法做一個三角形嗎? 巡視指導你是怎么做的三角形?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匯報過程與方法 分組運用每組準備的材料操作 交流做三角形的方法:小棒擺、釘子板上圍、沿三角尺邊畫、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硬紙剪……誰能說說這些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處?討論交流(教師引導,明確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能在本子上畫一個三角形嗎?介紹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指名說名稱獨立完成畫三角形在畫出的三角形上標出各部分名稱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和幾個頂點?結合回答板書 討論交流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和3個頂點提出“想想做做”第1題練習要求提示:先確定3個頂點,再連線獨立完成互相指三角形的邊、頂點和角 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現在請大家從準備的長度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小棒中,任選三根,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巡視指導 你們都圍成了三角形嗎?哪三根可以圍成三角形? 分組操作 并記錄每一種情況(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 交流(有的圍成了,有的沒有)10cm 6cm 5cm;6cm 5cm 4cm哪三根不可以圍成三角形?結合回答演示圍的過程為什么同樣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圍成,有的卻不行呢?比較它們的長度,你有什么發現?(提示:用2根長度的和與第3根比)巡視學生操作過程,適當指導10cm 6cm 4cm;10cm 5cm 4cm 分組計算、比較、分析交流結果(2根長度的和大于第3根時,能圍成,小于或等于時,不能圍成三角形)從上面的操作和交流過程中,你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有什么關系?引導總結: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交流 互相補充) 自由練讀: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運用練習(出示以下長度的線段)1 cm、2 cm、3 cm、4cm、5 cm、6 cm、7 cm、8 cm、9 cm你能選擇三根圍成一個三角形嗎?如果已經選了4cm、9 cm,第三根是誰? 觀察 分析 交流選擇情況2 cm、3 cm、4cm;3 cm、4cm、5 cm;4cm、5 cm、8 cm……6 cm或7 cm或8 cm綜合練習鞏固深化“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獨立判斷并說明理由指名回答 讀題 分析 判斷并交流(第2、3兩組都可以……)“想想做做”第3題出示掛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分別怎么走?哪條路線最近?你能用剛學的知識解釋嗎? 觀察交流(有三條:①學校—電影院—少年宮;②學校—少年宮;③學校—郵局—少年宮)(第②條最近;因為①、③兩條路線都與第②條圍成了一個三角形,根據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所以第②條最近。)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認識?還有什么收獲?互相交流并匯報教學隨筆:

三角形的認識 篇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小學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又具體介紹了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它既是上學期所學線段和角的延續,又是后繼學習全等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礎。在知識體系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掌握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究和歸納、

  教學難點: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對新知事物滿懷探求的欲望、同時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歸納總結、但是受年齡特征的影響,他們知識遷移能力不強,推理能力還需進一步培養。

  三、教學方法

  以引導發現為主,討論演示相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通過欣賞生活中的三角形圖片,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態進入探究新知的過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A

  1、三角形有關的概念

  (1)定義:

  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BC

  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元素:三條邊、三個內角、三個頂點、

  (3)表示方法:△ABC

  2、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我設置了以下活動:

  活動一:(動手擺一擺)

  拿出學具盒中的塑料棒,任選三根組成三角形。然后用學過的知識探究所擺三角形每兩邊之和與第三邊的關系。A

  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BC

  活動二:(量一量算一算)

  在練習本上畫三個三角形,用a、b、c表示各邊,用刻度尺量出各邊的長度,并填空:

  a=___a=___a=____b=___b=___b=____c=___c=___c=____

  計算每個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并與第三邊比較,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三)精設練習鞏固新知

  1、(口答)下面每組數分別是三根小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

  (1)3cm、4cm、5cm(2)8cm、7cm、15cm(3)5、5cm、7、5cm、2、5cm(4)10cm、5cm、4cm

  技巧:比較較短兩條線段之和與最長線段的大小,

  或比較較長兩條線段之差與最短線段的大小、

  2、有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冒著生命危險斜穿馬路、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釋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嗎?

  3、有長度分別為4cm、8cm、10cm、12cm的四根彩色木條,任取三根組成一個三角形有種不同的組法、A、2B、3C、4D、5

  [設計意圖]

  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時,巧設坡度,降低難度,弱化學習障礙的影響。以幫助學生從易到難、從會學到會用、從知識到能力的遷移。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拓展創新應用新知

  例1、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1)再取一根長度為2cm的木棒,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

  (2)如果取一根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

  (3)聰明的'你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4)要選取的第三根木棒的長度x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解:

  (1)取長度為2cm的木棒時,由于2+5=7

  三角形中已知兩邊,確定第三邊的條件:

  兩邊之差<第三邊<兩邊之和

  變式遞進訓練:

  1、△ABC中,AB=2,BC=4,AC的長為奇數、則AC=_____、

  2、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4cm、7cm,求這個三角形周長L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設計意圖]基礎練習之后,變式訓練的設置,讓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發揮其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發揮教材的擴張作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五)淺談體會感悟反思

  (六)走出課堂應用數學

  1用若干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并給所組的圖案加一句形象的解說詞

  2、搜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資料,并在同學中交流。

三角形的認識(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 三 角 形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1.從實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穩定性。2.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類方法。3.知道按邊分類可分為不等邊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4.知道按角分類,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認識(二)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二)學會畫三角形.(三)進一步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畫圖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掌握底和高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點;辨認三...

  • 三角形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學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

  •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 四年級《三角形的認識》教案設計(精選5篇)

    教學目標: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2篇)

    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學生對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為在生活中他們經常會接觸到。本節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生在角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

  • “三角形的認識”數學教案(精選3篇)

    一、教學背景和目標定位(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認識”是小學數學蘇教版國標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角,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未曾探索,本課將重點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

  • 關于三角形的認識的教案(精選4篇)

    1、知道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的定義2、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重點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難點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探索交流課型新授課教具投影儀一、三角形的高1、復習:過點A做...

  • “三角形的認識(含作底邊上的高)”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 本課教學內容是課程標準江蘇教育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4、25頁的“三角形的認識(含作底邊上的高)”,這是學生在過去直觀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開始系統學習三角形的最基礎的知識,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

  • “三角形的認識”說課稿

    一、教學背景和目標定位(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認識”是小學數學蘇教版國標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角,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未曾探索,本課將重點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 三角形的認識 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p22-23例題,p23-24“想想做做”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聯系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三角形的認識(江蘇省2008年小學數學優秀課評比活動教案)

    【教學內容】國標版四年級(下冊)第22~25頁。【教學目標】1.在觀察、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組成部分,感受并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2.在探索活動中提高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并發展空間觀念。...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国语字幕av | 男女啪啪做爰高潮全过有网站 | xxxxxxxxx欧美| 久久国产久 | 亚洲经典一区 | 国产人妻无码区免费九色 | 亚洲AV色噜噜男人的天堂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福利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av | 天天草天天操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 | 高清偷自拍亚洲精品三区 |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 国产超碰久久av青草 | 天天日天天谢天天视2019天干 | 色哟哟免费网站 | 欧美在线A片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视频免费看 | 色婷婷综合久色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欧美系列一区 | 2021国产在线视频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香91 | 夜夜春亚洲嫩草一区二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按摩 | 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免费看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99国产麻豆精品 | 久爱国产 | 亚洲三级网 | 九色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视频在线看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