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這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詩歌.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靠什么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
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獲得許多知識.詩中把植物當作人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
教學重點及難點:
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思路:
以讀代講,讀中釋疑,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活動: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思路
同學們,世界因為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動植物的存在才顯得更精彩,更奇妙.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植物的王國,繼續學習21 課——《植物媽媽有辦法》.
師:誰能有感情地背誦第一小節課文
生:舉手背誦,老師予以鼓勵.
師:是啊,植物要旅行靠的是啥辦法呢 請同學們聽第二,三,四小節錄音.(放課文朗讀錄音)
師:聽了課文朗讀錄音,你知道兒歌具體寫了哪幾種植物出外旅行嗎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引入第二小節學習.
二,學習第二小節
1,請一個學生讀課文第二小節.
2,誰來說說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是啥辦法 相機出示課件.
3,降落傘指的是哪部分 (學生看課件回答)
4,指導朗讀,讀出親切,愉快的語調.
5,小結:蒲公英出外旅行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有毛茸茸的小花—降落傘,二是要有風吹.
三,學習第三小節
(用學習第二小節的方法學習第三小節課文.)
四,學習第四小節
1,出示課文,學生齊讀.
2,豌豆媽媽的孩子是怎樣外出旅行的 相機出示課件,讓學生指認豆莢.
3,指導朗讀.
五,說話練習
植物媽媽的辦法的確很多,誰來扮演蒲公英,蒼耳,豌豆的孩子來夸夸自己的媽媽 請三名同學表演.
六,拓展練習,激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除了上面我們學習的蒲公英,蒼耳,豌豆媽媽讓自己的孩子出外旅行外,誰能再說說其它的植物媽媽是怎樣讓自己的孩子出外旅行的
出示課件:"想一想"
學生自由練習說話,老師予以點撥.
說話舉例:
榆樹,棉花,椿樹等(靠風出外旅行)
丹參,竊衣等(靠動物帶出外旅行)
大豆,風仙花等(靠自身開裂出外旅行)
野葡萄,山果果等(靠鳥類吞食而出外旅行)
蓮子,椰子等(靠浮在水面漂流出外旅行)
七,學習最后一小節
1,學生齊讀最后一小節課文.
2,老師小結:大自然是那樣的神奇,美麗,充滿了知識與樂趣,就讓
我們共同去探索吧!
3,指導朗讀全文并背誦.
八,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收集幾種植物的種子,想想它們是如何出外旅行的.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