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趣味 實效──《識字2》教學案例評析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識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識字2》以12個詞語展示了學校生活的多姿多彩。在設計時,我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力求在課堂上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通過看圖學詞,隨文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等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識得輕松,識得扎實,識得有趣,并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培養識字能力。
【學習目標】
1、會認“棋、彈”等11個生字,會寫“琴、養”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詞語的節奏感。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余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學習流程】
一、看圖學詞
師:小朋友,我們己經是小學生了,我們同學之間,課堂內外發生過許多難忘的事,學校生活多么豐富多彩啊!
你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出示課件:唱京戲,拉二胡,彈鋼琴,養金魚,做航模)
你看懂哪一幅圖了?誰在干什么?
生:我知道第一幅圖的小朋友在演京戲。
師:對,你怎么知道他們是在演京戲呀?
生:我是從他們穿的衣服,化妝看出來的。
師:你從扮相、服裝看出他們是在演京戲,看,他們又演又唱,真好看。(出示字幕:唱京戲)
生:我看懂第二幅圖的小朋友在拉二胡。
師:真了不起,你都知道這個樂器是二胡。(出示字幕:拉二胡)
生:我知道第三幅圖的小朋友在彈鋼琴。
師:是的。(出示字幕:彈鋼琴)
生:第四幅圖的小朋友在做航模。
師:他是在做真的飛機嗎?
生:不是。
師:做飛機的模型就叫做航模。(出示字幕:做航模)
生:最后一幅圖的小朋友在養金魚。
師:小朋友真能干,自己養了金魚,自己在看,多高興呀!(出示字幕:養金魚)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把這些活動說這么清楚,我們來讀讀這些活動吧!
生:(讀)唱京戲,拉二胡,彈鋼琴,養金魚,做航模。
(重點正音:彈鋼琴、養金魚、做航模)
師:小朋友,這些活動都是我們要認識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識字2里面就有這些活動,想不想讀讀課文?
(導入課題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熟悉的活動入手,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看懂的一幅圖說一說,學生感到很親切,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些活動正有的是本節課難理解的詞語,如“唱京戲、拉二胡”,有的是最難讀的詞語,如“彈鋼琴、養金魚、做航模”。這樣很自然地使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讀準了字音,掌握了詞語,導入了新課,可謂一舉多得。)
二、隨文識字
師:請小朋友翻開書p22,請你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看看插圖,或者請教課文下面的“蘋果”,把課文讀正確。
生:(學生興致勃勃地讀書)
師:剛才小朋友讀書讀得非常認真,有的小朋友己以讀了二三遍。真是愛讀書的孩子。(出示課文字幕)我們來開火車讀一讀這些詞好不好?
生:(開火車讀詞)
師:(正音)
師:一個一個詞你會讀了,那一行你會讀嗎?你喜歡讀哪一行就讀哪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