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
師:告訴老師,你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在你生日的這一天,都有誰為你慶祝呢?
生1:我的生日是3月1日,在我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一起為我切蛋糕。
生2:我的生日是7月18日,那一天,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飯菜。
師:哪位小朋友還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在爸爸媽媽生日的那一天,你為他們慶祝了嗎?
生1:我的爸爸是10月3號生的,我送給他自己畫的畫當生日禮物。
生2:……
師:是呀,每當生日這一天,咱們都要好好地慶祝一下。那么,有誰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生齊說:(10月1日)
師:是呀,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我們偉大的領導人毛主席在天安門前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啦!”從此,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的好日子也開始了。為了記住和慶祝這一個偉大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舉國歡慶的國慶節。今天祖國媽媽過生日了,寫書的叔叔阿姨們為祖國媽媽獻上了一篇美好的詩歌,題目就叫(師板書:歡慶,生跟著書空,后生再一次齊讀課題。)
案例分析:
在導入環節中,我是想引導學生從感受自己和家人過生日時的歡樂氣氛過度到感受祖國媽媽過生日時的喜慶氣氛,為孩子們在接下去的品讀課文當中奠定一定的感情基礎。只是,在實際的操作當中,這樣的導入顯然太過于煩瑣,不僅沒有起到預先的效果,更是在一開始便白白的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實在是很可惜。而在板書課題的時候,我采用了書空的方式。這雖然是一套很老式的教學方法,但是我始終認為,這樣的老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很具有其一定的實效性的。最近的研究也證明,書空相對于其他更多的方式來說都顯得更方便、更快捷,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孩子們而言,認真、仔細的書空起到的初步感知生字的效果還是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