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柳樹和小棗樹(第一課時)
四、布置作業(課件出示):讀第5—8自然段,想一想,秋天到了,小柳樹和小棗樹又發生了什么變化?找出句子讀一讀。
板書設計:
15小柳樹和小棗樹
小柳樹 小棗樹
美麗 不美
自高自大 謙虛、溫和、禮貌
課例研例心得
《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借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告訴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第一課時教學中我以“分別是一棵()的小柳樹,()的小棗樹”為線索,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中領悟課文立意,培養語感。現在,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的本課設計中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
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悅可持續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上課伊始,我讓孩子們先欣賞兒歌《柳樹姑娘》。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激發了學習的情趣。在指導朗讀時,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體會小柳書和小棗樹外形的不同特點,感悟小柳樹的得意、驕傲和不懂禮貌。小棗樹的寬宏大量,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同時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努力將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閱讀中。
1、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交流方法。我說:“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閱讀教學中,我大膽把時間放給學生,鼓勵自主、探究學習,進行勾畫、品析、感悟的方式理解文本,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轉變角色,為學生的更好學習鋪路架橋。
三、實踐以讀為本的課程理念,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獲得獨特感受。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 讀書方式多樣,激趣學文:課文教學中,我力求把讀放首位,通過自讀、評讀、對比讀、賽讀、小組展示讀、變換人稱讀等方式,使學生喜歡讀書,并把課文讀準,讀流利、有感情。
2 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并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使學生在感悟課文內容的同時,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還有值得商榷、改進的地方: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教師的激勵性語言的使用還不夠豐富,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養成贊美學生的好習慣。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也要重視教師自身的主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