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說課稿
當學生讀到“林園園臉紅了”的時候,引導學生自由發言,“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說出“林園園不要太自私,要多幫助同學”之類的話,我借此引導學生幫助大家來學習生字。
(三)指導寫字,積累詞匯:
識字寫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針對本班學生特點,孩子們已初步具備識字的能力,我放手讓他們運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自主識字,在全班交流,我適當進行點撥。寫字時要求學生先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我課件指導“拿”和“筆”字筆順,讓孩子了解漢字的構字規律,感悟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多么有趣!讓孩子們把漢字娃娃正確美觀地送回田字格里。寫字時注意姿勢,做到足安、肩平、身正和三個一。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字寫得好的同學,全班評價,增強學生寫好字的決心。
(四)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在教學的最后,我出示課件,創設情景,“幾天以后的寫字課上,坐在林園園身后的劉方橡皮找不到了,劉方向林園園借橡皮,林園園會怎么做呢?劉方擦的時候太用力,橡皮折成兩半了,劉方不好意思地向林園園道歉,林園園又會說些什么呢?”學生發言積極踴躍,點明了課文的主旨,理解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這時候我板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我在此次教學中,先后進行了兩次試講,得到了李老師和楊老師的幫助和指教,以及我校同組教師的出謀劃策,使教案及課件不斷完善。課后,經過自己的總結與反思,也找出了這節課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 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有所欠缺,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是今后我在每一節課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鍛煉的。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雖然大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但還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尤其是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略顯單一,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