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這樣不公擴展了閱讀,而且激發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2、引導學生讀讀背背說說唱唱,課前布置自己搜集的有關贊美友情的詩歌、散文、格言、歌曲等。
【多種形式的唱、聽、說,以達到學科的有機整合,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四)嘗試創作
引導學生想象畢業在際,用詩用文用曲或用畫等形式,送給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愿友誼地久天長。
(從情感遷移到創作遷移,臨近畢業,給好友留下自己的深情正是學生所盼望的,課堂上創造這么一個學習與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為一體的好時機學生怎不躍躍欲試?這也不正是大語文觀的體現嗎?)
(五)作業
1、將課堂上所想(寫)或課后再創作的詩歌文章、話語等,工整地抄寫,制成精美的卡片,送給自己的好友。
(綜合實踐型的作業設計即體現語文的工具性,更突出語文的人文性。)
2、搜集1-2兩篇贊美友誼的詩歌或散文,讀一讀,背一背。
本教案特色
一、抓住契機,讓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緊密聯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有思想會聯系的生活中人。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們愛讀詩,而詩歌所反映的友情主題與即將畢業分別密切聯系。學生當然興趣盎然,朗讀的鏗鏘與抒情的奔放,無疑是這天設時機讓心靈之花自然綻放。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抓住契機進行珍惜純真友情教育是本教案的一個成功之處。
二、重視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創設信任的氛圍,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性體驗,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深情厚誼。“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留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讓興趣愛好不同的同學能各展其采。在課堂上開辟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天地。新課程說:“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實踐能力。”作業設計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控究性學習和卡片制作技能等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擴大閱讀量,暫不求甚解
“好讀書,不求甚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我國古文學家的經驗,本教案也嘗試在多種閱讀材料的吟誦中感悟思想感情。在不斷的誦讀中引發情感的共鳴,最終達到在言傳中意會,在意會中言傳,開成終身發展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