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鳥
一、創設情境
師:在我童年的記憶深處,一直珍藏著一段有關《父親和鳥》的美好回憶。
記得那是一個清晨,一個霧蒙蒙的清晨,我們經過一片樹林,這就是清晨的樹林。現在,我們一起走進這片樹林,走進《父親和鳥》這篇課文,一起再現父親和我在這片樹林里的美好時光。
師:那你們想不想把這篇課文讀懂讀好呢?那我們在讀課文時一定要認真地去讀。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認真地讀一讀3—8自然段。一會老師要請你來展示一下你的朗讀。聽清老師的要求了嗎?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吧。
二、指導朗讀
(一)指導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讀3—8自然段。
2、師:誰想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3、指生讀。
4、師:你讀得很流利,讀能超過他?同學們自己再認真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一會老師請你讀。
5、指生讀 師:誰能把這段讀好?
6、師:誰還能比他讀得更好?指生讀。
7、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指導“喃喃”,喃喃地說是怎樣說?(小聲說)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小聲說呢?(他怕驚動鳥)
8、師:是啊,父親生怕驚動林中的鳥,可見是父親是多么地愛鳥呀?
9、師:那誰能學著父親喃喃地說?指生讀。
10、師:那父親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呢?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從這一自然段中哪些詞語知道的。
11、學生匯報,點擊“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12、什么是“望了又望,聞了又聞?”,那我們應該怎樣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讀一讀。通過“望了又望,聞了又聞”你知道了什么?
13、現在老師把“又”字去掉,同學們分別地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認為哪個句子更準確?你從“望了又望,聞了又聞”這兩個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父親觀察認真,時間長)
師:是啊,這足以看出父親是多么地了解鳥,愛鳥。
14、你們想不想帶著對父親的體會再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15、生自由讀。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朗讀。
16、指生讀 (二)指導第五自然段
1、師:父親說林子里有不少鳥,真像父親說的那樣嗎?(出示第5自然段)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2、師:誰能把這段話讀好?指生讀(要求:在他讀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
3、在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同學們再讀一讀第5自然段(父親話音輕),那你能把父親話音很輕,生怕驚動鳥讀出來,讓大家都感受到嗎?
4、指生讀。
5、師: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在霧蒙蒙的樹林里,靜悄悄地,只有我和父親,父親對我說話時是輕輕地。
6、師:誰想來讀一讀?
7、師范讀。
8、學著老師讀一讀。
9、指生讀。
(三)指導八自然段
1、師:鳥也有氣味?
2、出示第八自然段,學生練讀。
3、指生讀。
4、理解“熱騰騰”
師:熱騰騰是一種氣味嗎?那它是一種什么?(感覺)
5、師:這種感覺誰感受的到?(父親)。父親竟然能感覺到鳥味,可見父親是多么地了解鳥,多么地愛鳥,讓我們帶著父親的這種感覺齊讀。
6、齊讀。
(四)小結
1、師: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呀,從他的話語中,我們知道父親是那樣地愛鳥,那樣地了解鳥。因此,父親說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出示課件:第四自然段)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2、師:父親不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他還聞到了鳥味,可我呢?(出示課件:第八自然)生讀:我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味,沒有聞到鳥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