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氣球》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領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誼,懂得珍惜友情。
3、培養學生了解句子、感悟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受情趣
二、初讀質疑,理清脈絡
1、指名輪讀全文,思考這個氣球的用處,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2、指答,隨機出示句子“窗前的氣球,代表同學們來問候科里亞。”,引導質疑(板書:為何問候? 怎樣問候? 問候結果?)
3、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哪里呢,默讀,找出所對應的段落。三、精讀解疑,理解內涵
(一)學習第1、2 自然段。
1、指讀1、2自然段,思考為什么用氣球去問候。
2、交流,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心情。指導通過品悟第一段中的“不能”“只能”,第二段中的“靜靜地”“呆呆地”體會科利亞孤獨寂寞的內心,并隨機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3、4自然段(過渡:孤獨的科利亞多么需要安慰呀,怎樣辦呢?我們來看看3、4自然段,解決第二個質疑問題)
1、做問答比拼的游戲: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找同伴回答,從而引領學生學習抓住句段中的重點內容感悟內涵。
2、學生有條理表述同學們是怎樣用氣球去問候的。
3、感情朗讀兩個自然段課文。
(三)創境表演,領悟情感
模擬表演同學們用氣球問候科里亞的前后情景:
情景1:師生合作表演。科利亞的老師和同學一起商量如何看望科里亞,體會到同學們對科里亞的深深的友情。(通過表演,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用氣球去問候;氣球為什么用紅色;為什么畫小臉;怎樣讓科利亞明白是誰去看望他的。)
情景2:生生合作表演。同學們在醫院放氣球的場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理解友情帶來的快樂與溫暖。(教師適時出示氣球實物,引導學生入境)
1、都誰去放氣球?引導學生每組選出代表;
2、你有哪些心里話要托氣球帶給科利亞?小組討論要對科利亞說的心里話,教師在各
組巡視,提示學生圍繞“表達思念、寄托祝福、回憶往昔、展望重聚”等主題進行表達。
3、代表上臺放氣球,其余同學擔當科利亞,體會得到問候時科利亞的心情。
4、 擔當科利亞的同學說一說此刻的感受。
(四)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一個紅紅的氣球,將同學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病房里的科利亞聽不到我們的聲音,可是當這個盛滿關懷的紅氣球飄到科利亞窗前的時候,我們相信科利亞的心情一定會變得怎樣?(板畫笑臉)
2、 紅氣球給科里亞帶去了快樂,現在這個氣球怎么處理呢?引導學生想到把氣球固定在科利亞的窗前,讓它繼續陪伴著病床上的科利亞,并隨機將氣球固定在板書中的適當位置上。
3、感情朗讀最后一節。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