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草》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師:那是1200多年以前的一個春天,在古都長安城郊,年僅16歲的白居易送他的一位友人到一個邊遠的地方。到了城外,只見楊柳依依,青草茵茵。就在揖手作別之際,這位朋友想到了孤身一人要到一個如此偏遠的地方,不禁流露出悲觀的情緒。此時,白居易指著滿山遍野的青草說:“去年秋冬時節我們經過這里時,只見一場野火過后,滿目灰燼?墒悄憧,春風吹來,小草萌生,到處又都是綠油油的一片了。賢弟呀,小草的生命力尚能如此頑強,又何況人呢?!這正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他的這位朋友聽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后,心情愉快地上路了。這位友人為什么先前心情不好,聽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后馬上就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了呢?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深深的打動了他?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學習。
(自由讀)
(教師對本課的生字“枯”、“榮”進行正音)
(指名學生讀)
(教師范讀,然后指導學生按詩歌的音步朗讀)
(教師引導學生對詩歌逐句地進行學習和理解。以下著重提示教者是如何引導學生依據字理進行識字析詞的,一些教學過程略。)
離離原上草——
“離離”與下面的“萋萋”意同,都是表示草茂盛之貌,而用在“送別”和“離別”這一特定的情境里,又使人不禁產生“離別了,離別了”的聲聲送別和告別的情境之中。“離”的現代義與表示草茂盛的古義相去甚遠,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教師從字的音義上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和識記:
師:“離離”讀音lí lí,下面老師念幾個表示顏色的字,你們聽聽哪個字詞的讀音最接近“離離”。“離離——紅紅”(學生搖頭),“離離——藍藍”(學生搖頭),“離離——紫紫”(學生搖頭),“離離——綠綠”(學生點頭)。是啊,讀到“離離”就可以聯想到近音詞“綠綠”。
(教師板畫茂盛的草葉)
師:我們先看這蔥綠濃密的草葉,然后再看“離”的字形。“離”字的筆畫很多,而且很不規整,一些筆畫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吹竭@樣的筆畫又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指示板畫的茂盛的草葉圖)——
生:(有所感悟地)仿佛看到茂盛的小草枝葉相互交錯在一起。
師:讀到“離離”的讀音就聯想到——
生:小草“綠綠”的顏色。
師:看到“離”字很多筆畫交叉的字形就聯想到——
生:小草茂密的葉子。
師:所以,“離離原上草”就是指原野上的草長得——
生:綠綠的,又多又密。
師:用一個詞來說,就是小草長得——
生:非常茂盛。
一歲一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