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情感,從而與故事的主人公產生心靈的共鳴,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所追求的教學境界。
在美好的春天,小鹿載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澆水,種玫瑰很用心,很辛苦。他很愛玫瑰,十分盼望見到玫瑰開花。然而,當玫瑰快要開時,小鹿因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有見到玫瑰,令人感到惋惜。可是知道玫瑰給黃鶯和微風帶來很多快樂后,小鹿和鹿弟弟都高興地笑了,認為“玫瑰沒有白栽”。這篇童話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能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學情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初步的識字、朗讀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但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還有待于逐步提高,還需要教師加以積極有效的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結合自主識字方法,識記字形,規范生字的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字形,規范生字書寫;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情感。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實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初讀感知 感受情趣
1、激趣導入:
⑴ 出示實物──玫瑰花:
師:小朋友這節課我給大家帶來什么?(師拿出一束玫瑰)
隨機教學“玫瑰”,指名認讀卡片,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⑵ 你們看這些玫瑰的樣子一樣嗎?
是呀,有的已開了,有的還沒開,還沒開的叫“花骨朵”。
隨機教學“骨”,師:骨還有一種讀音,讀“gū”。你能讀讀這幾個詞語嗎?
(課件出示:讀一讀:花骨朵 骨頭 排骨 )
指名讀,正音。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好奇心,利用實物輔助識字,加深印象。)
2、初讀感知
⑴ 教師范讀,生認真聽,標出自然段序號。
⑵ 引導學生自讀。
(同桌互讀)
⑶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四人小組合作認讀生字,討論生字的識記方法。
⑷ 檢查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
⑸ 指導書寫,重點指導“骨”。
⑹ 師范寫,生各寫兩遍。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識字難關。其次,通過認讀生字隨機進行寫字指導,把生字認讀和練寫相結合。)
二、細讀課文 入情入境
1、聯系實際,體會情感:
⑴ 這些花骨朵后來的樣子怎樣?
默讀課文,找出寫花骨朵長大后的樣子的句子。
⑵ 自由讀寫花骨朵長大后樣子的句子。
⑶ 讀后你覺得這些花怎樣?
⑷ 這么美,這么香的玫瑰,小鹿卻沒見到,鹿弟弟替他覺得……
教學鹿弟弟的話。“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都沒看著。’”
誰能給惋惜換個詞?為什么說“白栽了”?要是你心情會怎樣?請小朋友惋惜地來說一說?
⑸ 可是,后來鹿弟弟卻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⑹ 出示句子: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