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教學雜談
2、讓孩子們有興趣于自己的課堂,這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孩子們的,這課堂才能充分喚醒孩子們沉睡的潛能,激活他們創新的思維。在課堂上,如何把握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們有用武之地,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之一。一個好的話題,是一個優秀的切入口,有了這個切入口,孩子們會學得更快樂,更便捷,也更有收獲。
【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 何燕偉】
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故事語言精美,情節曲折,比較貼近兒童生活,但低年級孩子在理解“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上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時就有小朋友提出:僅僅是聽見了,又怎么能算是沒有白種呢?為什么在玫瑰花開的時候不讓鹿弟弟摘幾朵看看呢?這下子,所有的小朋友也覺得挺有道理的。都認為小鹿真笨。這時我沒有去否認他們,而是表揚他們真有自己的主見。學生都很開心。接著,我進行了扮演角色的朗讀、表演,當大家大家再次反思課文內容時,有些小朋友就提出:小鹿種玫瑰雖沒看到花開而給他人帶來了幸福和快樂,當別人有了幸福和快樂,自己也深感高興,小鹿并不笨。這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解決了本文的重點問題,達到了“水到渠成”之目的。
【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 陳 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比朗讀,學生感悟到小鹿雖然因跌傷了腳沒有看到玫瑰而惋惜,卻因玫瑰給大家帶來了快樂而欣慰!從而讓孩子們受到情感上的熏陶,獲得啟迪。在為他人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自己也體驗到了幸福和快樂,正可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孩子們有興趣于自己的課堂,這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孩子們的,這課堂才能充分喚醒孩子們沉睡的潛能,激活他們創新的思維,而開發文本,拓展表演是孩子們感興趣的。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孩子們輕松愉快地解決了本文的重點問題,達到了“水到渠成”之目的。
【福建省廈門開元區何厝小學 何麗端】
〖營造讓學生樂于求知的探究氛圍〗
當學生面臨教師設定的新奇的未知情境時,所產生的不平衡就會引起學生探究問題的努力,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講解和學生的預習、質疑、討論等方式揭示教材和學習過程的矛盾,努力創設探究問題的氛圍,激勵學生深入學習和探究。
在教學《小鹿的玫瑰花》時,在揭示了課題后,讓學生說說看到了題目最想知道什么?有的學生提出:“小鹿的玫瑰花長什么樣?”有的學生提出了:“小鹿的玫瑰花種在哪里?”有的學生問:“小鹿的玫瑰花是什么顏色,什么時候種的?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我充分肯定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而后讓他們自讀從文中找答案,再以四人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與討論,通過積極地閱讀、討論、探究、領悟,學生在四人小組里討論非常熱烈,都能積極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進行全班交流,他們所提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營造探究氛圍讓學生在探索的理解中閱讀領悟,體現了學生的需要,真正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學習個體,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