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書》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巖石的作用及地殼的變化。
3.在對話中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會寫三個字。
2.理解最大的書是巖石。了解巖石的作用及地殼的變化。
一、快樂讀書,精彩展示
誦讀《弟子規》
二、復習檢查,夯實基礎
1.開火車領讀詞語。
地質 勘探隊員 巖石 一冊書 厚厚的
刨根問底 煤炭 寶藏 腳印 雨痕
2.多音字練習。
三、激趣導入,揭示目標
同學們天天都在讀書,我們的書是什么樣的?世界上還有一種書,是地球媽媽用許多許多萬年才寫成的,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書”,你們想讀這本書嗎?板書課題:最大的 書(故意漏寫雙引號)學生糾錯:書沒加雙引號。師順勢問:為什么加引號?我們這節課,要完成下面三個目標。
自然界可真奇妙呀!竟然有那么大,那么神奇的書,小朋友,你想知道這本“書”的奧秘嗎?那就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吧,
四、充分體驗,品讀感悟
1、自由讀。
2、好問的川川通過問,學到了好多有關的地質方面的知識。你想知道他問些什么,學到些什么嗎?請快速讀一讀。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他和叔叔的對話。
師:劃好問題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師就知道了!
3、誰愿意和老師合作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請兩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檢查你都畫對了嗎?想想,通過川川和叔叔的對話你學會了什么?
4、愛刨根問底的川川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指名說說畫出的問題。
這上面有字嗎?
這上面有圖畫嗎?
它能說明什么呢?
讀了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嗎?
5、川川學到的,你學到了嗎?
a 這本最大的“書”究竟是什么?(讀書,生答:最大的“書”是巖石。)
你從哪句話知道的?指名學生讀。說說巖石為什么像書?
指導讀第一句話:巖石就是“書”啊!應讀出叔叔自豪、高興的語氣。
b 對,多么奇特的書呀,巖石書上都有什么呢?
師:那巖石書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讀出趣味。(師:巖石書上的字真有趣,我們再來讀讀。)
c 師:巖石書上有字,那還有圖畫嗎?你從哪兒知道的,誰來告訴川川?
指名生說或讀。
師:巖石書上都畫了什么呀?(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著重讀好感嘆句的語氣(可引導學生想,“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后為什么加嘆號?叔叔從巖石上發現小魚會是什么心情?)
d這神秘的化石猶如一份份珍貴的資料,向人們訴說著往日的變化滄桑。它能說明什么呢?
師:一塊巖石上,又有樹葉,又有貝殼,說明什么呢?哪個小組來幫川川解決第三個問題?
出示“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后來,陸地沉下去了,這里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師:原來這些畫告訴我們這么多知識。瞧!在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發現了魚類的化石,便可知這一片曾是大海。南極洲發現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層,說明南極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地球真是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咱們邊讀邊加動作把地球了不起的變化讀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