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學案例
(讀著不同的詞語,腦子里一定會出現不同的畫面,不同的畫面可以用不同的聲音去讀,讓我們再讀讀看,看誰讀得最有滋味。)
再指名多人讀。
2、同學們,學課文也要學會聯想,把文章變成一幅幅的圖畫,這樣才能把文章學活了。就像一場雷雨,它有好幾個場景,你還記得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這場雨的嗎?(雨前、雨中、雨后)
二、品讀課文:
(一)學習雷雨前
1、讓我們跟隨作者先走進雷雨前看看吧,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2、3自然段,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與平時(也就是沒有雷雨時)有什么不一樣?把相關句子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師: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雨的使者,你來讀讀,其它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面,看看你有怎樣的感受?
師重點指導“壓”:作者在這兒面對滿天的烏云,他用了一個壓字,你知道什么是壓嗎?誰來做做壓的動作?(指名,哦,我發現了你很用力地往下按,這是我們生活中的壓,現在我們書中說的是黑沉沉的烏云布滿天空中向著大地,向著我們一步步地逼近,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如果學生沒讀好,看,同學們,滿天的烏云,布滿了整個天空,天色暗下來了,越來越暗,越來越暗,再讀)
“一動不動和也不叫”說明了當時一絲風也沒有,很悶。
(2)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這段話向我們介紹了這陣風怎么樣?你從哪兒可以看出這陣風很大呢?
同學們見過小樹亂擺的樣子嗎?好,現在你們是一棵棵小樹,準備好:微風來了,……
狂風來了……微風吹……狂風吹……
停,孩子們,這就是亂擺,這就是一陣大風下的小樹,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讀)
嗯,老師覺得這風還不夠急,小樹都還沒亂擺起來呢,再讀。
從你們急促的聲音,我感覺到一場大風吹來了,這可嚇壞了小蜘蛛(讀)
你知道蜘蛛是怎樣從網上下來的嗎?(吐一根絲從網上掛下來。)那老師給它換一個說法:你覺得怎么樣?
比較:
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一只蜘蛛從網上掉下來,逃走了。
小結:小作者的一個垂字用得多妙。∽屛覀兛吹街┲胍运约鹤羁斓乃俣葟木W上下來逃走,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讀)
(3)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雷雨前最讓人害怕的就是電閃雷鳴,更何況這時候閃電……雷聲……
3、總結:同學們,在炎熱的夏天里,天氣的變化實在太快,瞧!天空中先是烏云密布,又悶又熱,忽然間狂風大作,緊接著電閃雷鳴,這個變化過程,就是我們課文中的1-3自然段,請大家閉上眼睛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雷雨前的變化吧!師范讀(帶上嘩嘩嘩讀),生感受。
(二)學習雷雨中
1、聽,什么聲音?雨下起來了,知道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嗎?
2、生1:這是一場大雨(你呢?你呢)
3、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覺得這是一場很大的雨,從哪兒可以看出雨大呢?自讀課文4-6自然段,把相關句子做上記號,并練習讀一讀,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雨下得很大。
4、自由讀。
5、指名讀。咱們按順序交流,你找到是哪個句子感受到雨大了?讓老師來聽聽,你體會到的雨有多大?
(1)嘩、嘩、嘩,雨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