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說課
2.從“著名”到“紛紛夸贊”自然而然,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創設情境,師生扮演,在這樣的對話中,開拓學生滋味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從表演中直觀感受到“紛紛夸贊”的意思。
第四板塊重點品讀,體悟品質
這個板塊是教學的重、難點,我根據課程要求,有選擇、有目的、有策略地展開教學,下面我分三步突破難點。
1.從人群中的不同聲音引出六個字“畫錯了,畫錯啦!”請生讀這兩句話,了解“批評”并板書。在標點“!”中讀出牧童的心理,實事求是,在“擠”、“喊”兩個動詞中初步體會牧童敢于質疑的品質,再一次想像人群中的表現,讀好“炸雷”與“呆”,了解這樣的原因。
2.“有理有據”,這樣的六個字并不是憑空的,出示重難句子“這牛尾巴畫錯了。兩牛相斗的時候……“在小組合作中發現不同,想像原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里,尊重學生的多元體驗,課標中也指出,于都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他們的好奇心、探究力,因此我在此設計這樣一個提升的合作、探究過程。交流畫出牛尾巴的形狀,在質疑中出示一些資料,讓生了解到生活實際的重要,體會到牧童的有理有據,我認為這對本課的教學十分重要。
3.在兩個層次的研讀后,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再次學生牧童的樣子,讀讀牧童的話,天真的、肯定的、自信的、堅持的,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這樣朗讀上升到一個層次,這樣的三個部分,很好地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讓學生的學習也有增量。
第五板塊認真書寫,總結延伸
1.寫字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由上個板塊總結到“批評“就是這節課的寫字內容。讓觀察,從偏旁、筆順的角度。請生認真看教師的范寫,再由生獨立書寫,交流評價。這樣看似普通的過程,也是讓學生了解寫字的方法,在長期的積累下形成自主寫字的能力和習慣。
2.面對牧童的質疑,畫家又是怎樣的呢?聽到牧童的解答,畫家又有何表示?下節課再學習。給予另一個角度延伸到下一節課。
整個預設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聽說讀寫結合。讓學生在想像發散思維的同時,融合三維目標,這樣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板書是微型的課堂,是故事的大意,也是文本的精華。這里我在畫家的下面寫上“著名“,在“牧童”的下面寫上“批評”,這是文章學習的第一層,而畫家的謙虛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