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瓜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文題目。
1、板書課題《看瓜》,指出“看”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kan”。組詞,想想它的意思,它還可以讀什么?
2、質疑導入:文中的作者到哪里去看瓜,看住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
二、初步讀文,掃清文字障礙: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
a、借助課后拼音自由讀課文,達到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的目的。b、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
2、按要求進行學習。
3、指名讀全文,師相機正音。
教與學的過程
4、特別強調“瓤“朦”“朧”“嚷”等讀音。
5、再讀課文,讀通順。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6、自讀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四、悟讀感悟,品味“關愛”。
(一)學習課文的第1自然段:
1、教師引讀:“小時候,一 到暑假….”(學生思考:故事發生在哪里?)(鄉下爺爺家)2、學生練習讀。讀出自豪的感情。
(二)、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
1、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自告奮勇”是什么意思?
2、“瓜”看住了嗎?發生了什么事情?(瓜是怎么丟的?被誰給 “摘”了?)3、什么是“調虎離山計”?聯系上下文,讓學生理解“我”是怎么中的計。
(三)、學習課文第4、5自然段。
1、引導學生反復讀4、5自然段,體會(孩子們玩得口渴了,吃個瓜不算偷。河里搖船的人累了,停下來,摘個瓜解渴,也不算偷。他們喜歡我的瓜,說明我的瓜好嘛!)
2、學生討論:爺爺是個怎樣的人?(點撥:愛是一種文明,愛是一種品德,愛更是一種責任。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一顆愛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愛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愛心是社會的每一分子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準則。爺爺就是這樣一位富有愛心的老人。)
3、師生共同朗讀課文。
五、拓展、升華。
“我”聽了爺爺的話,把四喜和水生都喊了出來,后面發生了什么事呢?學生討論,續編故事。師生討論,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