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會走路的樹 (第二課時)
1、動畫導入:再好的朋友也會有分開的那一天,漫長的冬天終于過去了,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日子又到了,小鳥迫不及待地飛回來了。一頭美麗的小鹿走了過來。咦,他們倆是怎么認出對方呢?來,我們讀書,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2、匯報:小鳥是從小鹿的話中知道他是會走路的樹的兒子。小馴鹿是從小鳥的話中知道他是爸爸的朋友。他們是從彼此的對話中認出對方的。
3、怎樣才能讀好呢?再輕輕讀一讀,待會兒用朗讀來匯報。
4、學生回報:你有把握讀好哪一句?板塊設計:
第一句:你也是一棵會走路樹嗎?
讀書指導,抓住“問號”和“也”體會分開的日子里小鳥思戀著小樹。
第二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鳥吧?
緊扣“大概”“常常”,體會小樹掛牽著小鳥。
(1)哪個詞能看出小馴鹿是不能肯定那只小鳥呢?理解大概。
(2)說話:當————————的時候,鹿爸爸跟小馴鹿提起那只小鳥……
第三句:去年的那棵樹,原來就是你的爸爸呀!
緊扣“原來” 和“感嘆號”,指導朗讀出小鳥的驚奇,激動之情
第四句:是的!是的!
指導朗讀,可以進行換標點(感嘆號換成句號)讀,感悟多激動的小馴鹿。∥闹羞B用了兩個是的和兩個感嘆號來表達它興奮的心情。
小結:看來要把課文讀好,既要讀懂意思,也要讀出標點傳達的情感。
【設計意圖:抓住了重點詞句,朗讀自然會充滿情趣,學生自然會透過語文文字感受到樸素自然的和諧之情。在閱讀中體會問號、感嘆號、句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將牽掛、興奮……等情感融入到對文本的理解與個性閱讀中,輕松走進童話人物的內心深處,感受閱讀的樂趣。力圖將新課標中低年段的閱讀要求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小細節中。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成為語文實踐活動的舞臺,課堂成為師生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的經歷。這樣孩子們不光體驗了閱讀的樂趣,也學習了閱讀的方法,真正體驗了童話的神奇與美麗!
二讀:加提示語
(1)讀對話的時候還要注意說話人的動作、神態呢!想一想,那小鳥是怎么問的?怎么叫的?你能不能加上像“抬起頭來”、“激動”這樣表示動作、神態的詞呢?
(2)引導學生加上不同的提示語,個性朗讀。
三讀:分角色
(1)小朋友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自己的感受,書讀得越來越好了。下面就請大家把這些提示語放在心里,用你的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2)指名分角色讀。
四讀:動畫配音
(1)同學們想讀,那我們來一次比賽吧!看著動畫給他配音,進行配音指導。
(2)挑選選手參加配音比賽。獲勝的老師會給發帶有小鳥和馴鹿圖案的書簽。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加提示語讀,分角色讀,配音讀、生生對讀,讓學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朗讀,一次又一次的角色體驗來表達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小鳥和小鹿一家之間的那種情感。同時通過師生的合理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朗讀時間,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續編故事
1、動畫圖文:瞧,友好的小馴鹿,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音樂動畫:這對日思夜想的老朋友又見面了。課后請小朋友們續編故事,在續編中繼續感受小鳥和馴鹿真摯的友情。看誰編的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