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大、不思進取就會落后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感情朗讀,啟發明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復習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嗎?誰能猜出這個謎底是只什么動物呢?(說出謎面學生猜)
2、我們上節課已經初步了解了《蝸牛的獎杯》這篇課文內容,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誰來說說蝸牛以前是什么樣子的?(顯示蝸牛圖片)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可用自豪的語氣來讀。
二、合作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飛行比賽圖)看,大森林里多熱鬧,看到這些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它們在干什么?有哪些動物參加比賽?誰獲得了冠軍?)
(2)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指名回答問題,并討論:①省略號省略了哪些昆蟲?②哪些詞可以說明蝸牛能得冠軍?(相機指導朗讀“遙遙領先”“甩”“所有”等詞語)
(4)齊讀第二自然段
(5)如果你是這只獲勝的蝸牛,你愿意接受老師的采訪嗎?(模擬采訪:①今天,你獲得冠軍心情怎樣?②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說得很好,可是文中的蝸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蝸牛圖)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蝸牛什么呢?
(3)(出示句子)“它成天……偷了去”。
①誰來讀讀這句話?
②蝸牛為什么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
③這真是一只驕傲的蝸牛,那誰磚把它那種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的樣子讀出來?
④同學們讀得真好!那文中的“唯恐”和“生怕”能調換位置嗎?為什么?
(4)(出示蝸牛背獎杯圖)你看,蝸牛背著獎杯,還能飛嗎?為什么?請你讀一讀。
(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讀出蝸牛得意洋洋的樣子和背著獎杯沉重的語氣。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蝸牛最終變成了什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組討論、匯報。
三、朗讀全文,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1、齊讀課文
2、小朋友,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附板書設計)
7蝸牛的獎杯
驕傲自大
自由地飛翔 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