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語教材第4冊“練習5”口語交際活動--活動中飛出歡樂的歌
[此環節緊扣教學主旨。規則及要求的出示,旨在為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互動交際指明方向。自己發言有衡量依據,傾聽他人發言有評價標準,從而引導交際的過程在高效、縝密的軌道上運行。]
四、自主敘說,多元互動
生1:我覺得“貼鼻子”游戲很好玩。先在黑板上畫一張大臉,眼睛、耳朵、嘴巴,但沒有鼻子。參加游戲的人蒙上眼睛,從遠處走到黑板前,給畫上的人貼上一個鼻子。這個游戲常常會鬧出笑話。記得有一次輪到我“貼鼻子”,蒙眼睛之前,我瞄準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覺得肯定能貼好。結果,鼻子剛貼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鼻子被我貼到額頭上,成了一個怪人。
師:好,“貼鼻子”,老師給它編號為①。
(學生自由評議)
生2:我們組一致認為“做不倒翁”很有意思。看,這是游戲所需要的道具,雞蛋一個、米一小袋、剪子一把、水彩筆一套。在規定的時間內,先用剪子將雞蛋的大頭戳一個小口,讓蛋黃蛋清流出來,再把米灌進雞蛋殼內,直到雞蛋殼小頭朝下平穩地站起來,最后給雞蛋殼畫上不倒翁像,一個“不倒翁”就算做成了。(編為e)
(小組自由評議)
生3:我們組經過商量,決定向大家推薦“釣魚”,它所需要的道具是幾個啤酒瓶,利用竹竿、繩子、細鉤制成的“魚竿”若干枝,(出示實物)就是這樣的。到時,請參加游戲的同學站在指定線上,用“魚竿”去“釣”瓶子,一分鐘時間,一起參加游戲的同學中,“釣”到瓶子個數在前三名的均可獲獎。(編為③)
師:看來今天的游戲競標會還真熱鬧,還有誰有什么好點子嗎?(盡量讓競標的同學表述自己的游戲方案)
師:聽了這么多游戲介紹,哪個是最合適在“六一”游戲聯歡會上使用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現在就請你們討論討論哪個游戲會中標。
生1:我覺得“貼鼻子”比較有趣,因為它操作簡單,在游戲過程中的許多笑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2:我倒不這么覺得,“貼鼻子”這個游戲雖然好玩,但這個游戲我們已經玩得太多了,玩多了,也就沒有吸引力了,所以我覺得“釣魚”比較好,有些難度,比較能吸引人。
生3:我覺得“做不倒翁”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它能培養我們的多種能力,比如動手操作能力、繪畫能力等等。
師:還有其他看法嗎?
(分小組評議,舉手表決,各小組交流,確定本組結果,由班長在黑板上公布計票)
師:經過激烈的討論,今天的中標游戲是“釣魚”。(提議給提出“釣魚”方案的同學們頒獎)
(全班試玩,略)
[此環節是本次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體。教學中,教師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給予學生充分的敘說機會。寬松的交際氛圍,學生自主敘說,自由評議,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反思]
“游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活動了。其所彰顯出來的無窮魅力,強烈召喚著學生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甚至達廢寢忘食之境地。置身于游戲之中的學生,囚無心理壓力,輕松的心境常會誘使學生心中的話如噴薄涌出。
本教學正是在深刻把握“游戲”特征的基礎上,精心預設了四個教學環節。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意在還原學生的起初生活場景,將課堂與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六一”活動情境的設置,意在凸現學生的年齡特性,學生因企盼“六一”而心神融通,獻計獻策,使歡樂與語言相伴相生,緊密相隨。“宣布規則,明確要求”,意在提醒學生注意克服平時說話的隨意性,不能想到就說、邊想邊說、邊說邊想,而應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把自己想到的進行一番梳理,使表達內容更具條理,讓口語教學從無序走向有序。“自主敘說,多元互動”,意在打造強烈的口語交際磁場,競標者說方案,評議者說理由,使動態生成與張揚個性不斷掀起教學高潮。伴隨著互動,課堂上自然會飛出歡樂的歌。本教學較好地實踐了《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