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母子親情,孝敬父母,是人文思想的具體體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母子親情已有初步的認識和體驗。因此,本課的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適時點撥和引導,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各自采用喜歡的方式朗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與說明【內容】文章大意 生字【說明】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文章大意指的是通過初讀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其核心是把課文讀準讀通順,理解它關鍵就是要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初步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的生字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銘記 撫摸 沐浴、游子吟等。會用忙著造句。...
學習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0課。學習目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 識的意識。...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2、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中國臺灣,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3、發現疑問句的特點,能朗讀出疑問的語氣,并能積寫雪景的句子。...
15、晚上的“太陽” 本課題教時數: 2 本教時為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1、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準確識讀生字,正確端正地書寫生字。...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你曾去過哪些地方?(生答略)師:(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美,有許多旅游勝地。在我國的東南沿海,有一個島,名叫——中國臺灣島(出示中國臺灣島圖,板書:中國臺灣)師:你知道中國臺灣嗎?(生...
一、教材簡析: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后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云朵千姿百態逗人喜愛;有風時,云朵散去,天空更顯潔凈艷麗。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