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從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鞏固理解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閱讀,理解、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復習字詞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12課《木蘭從軍》 (板題、讀題)
(一)認讀詞語
名字 征兵 父親 弟弟 勝利 將軍 將士 燕山 燕子 渡黃河 披戰袍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裝
赫赫戰功 替父從軍
1、區分多音字。(“將士、將軍”和“燕山、燕子”)
2、說說“勝利”的反義詞、進義詞,并用“勝利”說一句話。
(二)小組合作讀課文。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根基。扎扎實實的做好字詞教學既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理解、運用字詞的能力。)
二、抓住重點詞語細細品讀
過渡:通過讀我們知道花木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女英雄,那花木蘭為什么被稱為女將軍?在她身上發生了什么動人的故事呢?
(一)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花木蘭為什么從軍?并用橫線在書中畫出相關語句。
1、討論交流。
原因一:北方經常發生戰爭、緊急征兵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此時花木蘭是怎樣的心情,從文中找出一個詞加以概括。
理解“焦急萬分”,指導讀出花木蘭非常著急的心情。
過渡:花木蘭為什么這樣焦急?她此時又想到了些什么?
原因二: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不到當兵的年齡,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
2、于是他說服了家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同學們在古代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一位女性想上戰場為國為家分憂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花木蘭做到了,她是怎樣說服家人的呢?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指名說。重點理解“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些詞。
4、此時此刻你認為花木蘭具有怎樣的優秀品質,從文中哪些可以看出。
5、老師小結:同學們我們正是通過“焦急萬分、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些詞語深深地體會到花木蘭替父分憂、愛護弟弟、天下興亡匹夫有則的壯志豪情。
6、指導朗讀。讓我們用讀的方式表達出花木蘭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設計意圖:本環節緊緊抓住花木蘭從軍前的心理活動,通過對重點詞語“焦急萬分、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理解,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木蘭告別了家人,從此開始了她的戎馬生涯,你想知道她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樣子嗎?請男同學讀第三段。
出示句子“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戰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在多年征戰中,她為國立下了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