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一)
9 在識字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字形的教學,還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豐富詞匯,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并正確地使用生字。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出示小黑板。)比一比,再組詞。又( 。〗瘢ā 。∧浚ā 。
嘆( 。『ā 。I( 。
通過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2.出示填空: 嘆了一口氣,含著眼淚說:“ 。” 1、組詞 2、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 6 二、讀演結合,體驗情感 學習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⑵.知道媽媽被三郎神壓在華山腳下,心里十分難過和氣憤。
2.以演促讀。
⑴.學生分別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演一演,教師巡視指導。
⑵.請學生上臺表演。評一評:你覺得他們演得怎么樣? 相機出示句子。
(3)沉香為什么又難過又氣憤?“難過又氣憤”時會是怎樣的神情?他表演得好嗎?你會如何表演? (4).“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廣大,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 (5)還有哪位同學也想來試試?
3.教師小結:8歲的沉香那么急切地想去救自己的母親,可是怎么斗得過心狠手辣而又神通廣大的二郎神呢?他會怎么做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1.小朋友,你們知道沉香為什么要去解救媽媽嗎?
討論理解: .沉香從來沒有見過媽媽,便再三追問爸爸。 2、.同桌兩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演一演。 3、請學生上臺表演,針對某些環節展開討論。
讀爸爸的話,這里爸爸的心情怎么樣?(嘗試練讀,個別讀。)
師生評議:看了他們倆的表演你想說什么? 17 .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采用“以演助讀”的方法,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體動作來組織兒童的思維,這樣,不但能保持他們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還能激發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促使他們深入體驗角色的情趣變化。 三、精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