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學棋 教學設計
②自由練讀,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他的學習態度嗎?(板書:另一個 很不專心)
③討論: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他學得很不專心?(走了神兒;想著想著……不由得;又去想別的事了。抓住三個動詞:聽、想、做)
④指導朗讀。
5.男女生對讀兩段話。
6.小結過渡:這兩位學生一同去拜秋為師學棋,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呢?唉,卻是很不專心呀!學棋時的表現大不相同,結果當然也不一樣嘍。我們接著學課文。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讀課文:后來,那個專心聽講的學生成了——出色的棋手(板書:出色的棋手)。而那個老是走神兒的學生,棋藝一直——沒多大長進(板書:沒多大長進)。
2.理解:“出色”是什么意思?(格外好、超出一般的意思);“老是”是什么意思?(總是、一直的意思);“一直沒有多大的長進”說明什么?(有點兒進步,但進步很小)
3.語言訓練:一位學生學得很出色,另一位學生卻一直沒多大的長進,這是為什么呢?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連起來說說。
4.指導朗讀,讀出贊揚和惋惜(含批評)的意思。
五.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小結談話:這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得結果截然不同,告訴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
3.鞏固練習,并出示句子:
學下棋時,一個學生因為( ),所以后來成了( )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因為(),所以棋藝( )。由此看來,我們學習、讀書時都要(),不能( )。
六、學寫剩余生字
板書設計:
13、學棋
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
有不明白的還要問上幾句
13.學棋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學會正確到運用。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重點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對策:.教師引讀,理清層次;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板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指導朗讀
1.聽課文錄音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指導背誦
重點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1.教師引讀,理清層次
這兩個學生是怎樣學下棋的呢?一個學生( ),另一個學生呢( ),聽著聽著( ),想著想著( ),老師發現了,就( ),可他( )。
2.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指導觀察圖中人物動作特點,抓住“聽、看、問”及“聽、想、做”兩組動作,熟讀成誦。
3.看板書,反復練背。
三.讀一讀,用帶點的詞語說一句話。
1.他一邊聽講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
2.中秋夜,我們全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四.完成課堂練習
1.讀拼音寫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餓( ) 盆( ) 提( ) 其( )
鵝( ) 盤( ) 題( ) 棋( )
3.寫筆順
弓——
箭——
4.造句
一邊……一邊……
板書設計:一邊……一邊……
課前思考: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我通過讓學生自由讀,然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在靈動的說話訓練中自然的理解了“能手”“遠近聞名”等詞語,感受秋棋藝的高超,由此產生敬佩之情,這時我再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詞語的運用練習:我班啊,能手也不少,你們發現了嗎?在這樣的舉例中,不但使學生在生活中理解了“能手”,積累了詞匯,也在班中樹立了好學生的榜樣。接著再讓學生來讀課文,我想學生體會會更深刻,朗讀自然更到位。這時我再趁熱打鐵,讓學生想象:秋的棋藝這么高超,兩個學生跟他學棋會學得怎樣?學生或認為名師出高徒,或認為這要看個人的努力等,這樣就讓學生在質疑中激發出學習的熱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