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學棋 教學設計
文本的第二自然段具體描寫了兩位學生學棋的不同表現,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為此我倡導自主、合作、共享的學習方式,分以下幾步進行。
1、小組合作,初步了解學棋的表現。要求學生先自己圖文結合,讀文中相關的句子,整體了解兩位學生是怎樣學棋的,然后小組交流學習收獲,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的精神。這環節學生通過“讀、思、劃、議、讀”進行學習交流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圖文結合,感悟語言文字蘊涵的道理。
這一環節,我通過讓學生自己說,接著我再引導他們通過看圖理解、體會,我想這樣學生對“專心致志”理解就更到位,從而就深刻地感悟到那學生的專心認真,這時再通過“多么專心得學生啊,來夸夸他吧”的形式讓學生朗讀,我想在朗讀中這個認真的學生的形象就躍然于紙上了。又如抓住“走了神”、“不由得”等詞體會另一位學生的不專心,并通過“提醒他”的形式朗讀表現。接著我又讓學生通過男女生對比朗讀等形式,進一步明白這兩位學生表現截然不同,因此結果也不一樣。在此基礎上,我采用換位入情法,讓學生設想:如果你是他的老師“秋”你喜歡這樣的學生嗎?你將怎樣提醒他?通過對話練習、上臺表演,使學生加深理解兩位學生不同結局的深因,受到情感熏陶,懂得不努力什么都學不會,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的道理。
在弄明白了他們的表現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先猜猜那兩個學生最后的結果,最后再引讀第三自然段,通過換詞法理解“出色、長進”,以明確學棋結果,并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并自由說說你喜歡誰?在說話中再一次明白只有專心努力才能學有所成,進一步讓他們懂得學習時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課前思考:
《學棋》,我覺得這是一篇不錯的文章,語言淺顯易懂,條理清晰明了,道理易得實用。課文通過一個學棋的故事,告訴人們學習要專心致志。全文共三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秋是古時候的一位下棋能手。主要通過“能手”“遠近聞名”這兩個詞語突出秋的棋藝高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談談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感受秋的棋藝高超,讓學生心生贊嘆,感情朗讀。
第二自然段寫了秋的兩個學生在學棋時的不同表現。這是本課的重點段落,課文中的插圖也與此段內容相對應,形象地展示了兩個學生學習時的不同表現,對比鮮明。教學時可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再讀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圖畫上的情景。按照學生的觀察順序分別出示文中的句子。一處: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讓學生讀讀找找這個學生的動作,強調“一邊……一邊……”這個關聯詞,讓學生體會看和聽是同時發生的,學生看的時候在聽,聽的時候在看,再用“一邊……一邊……”說說話。然后帶領學生朗讀,體會他的認真專心。而另一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呢?學生不難找出相關的句子。同樣讓學生讀,抓住“走了神兒”“不由得”體會這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找找另一位學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讓學生知道這位學生在學習時是心不在焉。聽著聽著就想到別的地方去了,也不再注意老師的講課了。再讓學生對比朗讀兩段話,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兩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樣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呢?自然地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