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金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徐虎是個一心想著別人,為人民服務的好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12 “閃光的金子” 指導學生讀題。
2、師指導學生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閃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生:題目為什么要加引號?
3、師:同學們問的很好,問題的答案都在書里,讓我們一起輕輕地捧起書,認真地讀一讀吧。
(教師在導入課題時,開門見山,直接指導學生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一環節的設計猶如徐虎這個人一樣如此普通,但學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見真,引導學生質疑永遠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教師指導朗讀生字詞。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初步感知
1、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
生:我知道了“閃光的金子”指的是徐虎的一顆心。
生:我知道課題加引號是因為并不是指真正的會發光的那種黃金,而是指徐虎的美好的心靈。
生:引號的作用和前面學習的《“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陽”》中的引號作用一樣。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四、設疑導讀。
1、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徐虎的心就像那閃光的金子。那么徐虎是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每一自然段。
2、齊讀每一自然段。
3、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徐虎是一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
4、師:(出示徐虎的照片)是啊,他就是徐虎,他的外表看起來是這樣的普通,他從事的工作也是非常普通。讓我們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徐虎的普通,平凡。
5、指導學生朗讀。
(通過第一自然段平淡的描敘,學生已經知道,徐虎只是一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再通過照片,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到徐虎的平凡普通。教師適時指導朗讀,徐虎的普通讓學生印象深刻。進一步增強了學生探索“為什么稱徐虎的心為‘閃光的金子’”這個課文核心問題的興趣,同時也與后文中徐虎的不普通形成鮮明的對比。)
6、設疑過渡:可是這樣一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為什么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呢?我們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從字里行間去體會一下他的不普通。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2、讀了這一段,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徐虎的確是“閃光的金子”?
3、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重點體會:(1)熱心(愛心):
生:我從掛起了“三只特約服務箱” 感受到徐虎服務的人非常多。一只不夠用,還要掛三只。
生:我從“不同地段”算出徐虎的服務范圍很廣。
生:我從“凡”這個字發現徐虎只要是需要他幫助的人,他都“及時提供熱情服務”,他真是一個助人為樂的熱心人!
生:從“及時“這個詞我覺得徐虎想別人所想,急別人所急。
生:我從“19時”覺得徐虎真的是很有誠意地為人民服務,19時是指晚上七點,一般這個時候,人們上班上了一天都累了要休息了,可是他還是要為人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