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丹頂鶴》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三冊 20《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鞏固本課十個生字,結合課文理解新詞。
2. 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丹頂鶴的美麗。
3. 教育學生愛護丹頂鶴等珍貴鳥類。
教學時間:2009-12-15
教學者:江蘇省蘇州新區實驗小學 張小芳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提問
1. 小朋友,昨天我們認識了一種美麗高貴的鳥兒丹頂鶴。現在考考大家課文生字新詞都認識了嗎?
2. 出示幾組新詞、抽讀。
遙遠 不論 顯得 傳說 卻是 所以
度過 脖子 高雅 神仙 旅伴 潔白
逗人喜愛 引吭高歌 黃海之濱 無憂無慮 三五成群
嘹亮的歌兒 翅膀邊兒
一群群 怪不得
1) 指名讀。(第三排都是四字詞語。第四排兒化詞要讀好。最后一排三字詞。)
2) 齊讀。
3、這節課,我們繼續朗讀課文,繼續了解美麗、高貴的丹頂鶴
4、自由地把全文讀一讀,讀正確、讀通順,讀出感情來。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
1. 指名一人讀。
2. 指導評點:她讀得怎樣?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哪些詞兒讀得特別好?
3. “遙遠”:聽了他讀這個詞兒,你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丹頂鶴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飛來的。)這很遠很遠的地方是哪兒呢?(第一故鄉“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要飛到哪里去呀?(第二故鄉黃海之濱,在江蘇鹽城。)兩地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路呢,十分遙遠,但是為了生存,每年這個時候,成群結隊的丹頂鶴就要不辭辛苦從第一故鄉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飛到第二故鄉江蘇鹽城的黃海之濱,渡過整整一個冬天。這種過冬方式,我們叫它“遷徒”。(出示詞語卡,帶讀幾遍。)“一群群”聽出來了,到這兒來過冬的丹頂鶴數量——特別多!用類似于“一群群”這樣abb式的疊詞可以表示數量特別多的意思。這樣的詞語你還可以說幾個嗎?(一片片 一張張 一朵朵 一幅幅……)“嘹亮”剛才這樣讀把什么意思讀出來了?(響亮)對,這就是嘹亮一詞的近義詞,寫下來。
4. 讀了這段,你了解了些什么?(丹頂鶴是從遙遠的北方飛到這兒來過冬的,而且數量眾多。)
5. 誰能把剛才我們讀懂的、感受到的這些意思放到句子里,把整段話讀讀好,讀出味兒來。指名再讀第一段。
6. 齊讀這段。
第二段
1. 這段有幾句話?(兩句)
2. 能背了嗎?還是再練練吧。(生自由背誦)行了嗎?特別要注意記住其中一些表示顏色、位置的詞語。
3. 指名試背。簡評。
4. 背得不錯,還要畫得美,看看你們誰畫得丹頂鶴最美。(請學生展示畫的丹頂鶴,并盡量用書上的語言介紹丹頂鶴。)
5. 理解句子:
1) “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潔白”這個詞兒他剛才背誦、介紹時都讀得很有感情,把丹頂鶴的什么讀出來了?(身上羽毛很白很白)孩子們,潔白是一種很美麗很高貴的顏色,但丹頂鶴如果僅僅是全身上下一片白,好看嗎?也不見得。看,這些地方的羽毛是什么顏色?(黑色)什么地方的羽毛是黑色的?(指圖)這個位置書上有個專門的詞兒叫什么?“翅膀邊兒”指哪個位置?(翅膀的邊邊兒上)這樣的搭配才美呢,有個詞兒叫“黑白分明”說的就是丹頂鶴這種美。多么簡潔大方。 (板書:黑 白 ) 小組讀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