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學古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詞,初步識記生字字形,讀準一個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詩意。
3、初步感悟詩人思念故鄉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意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思鄉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1、揭題,師寫課題,學生一起書空。
2、指導讀好“英”的后鼻音,再讀課題。
3、英英學的是哪首古詩?你能像英英一樣背給老師聽聽嗎?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遇到生字詞和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字音和字形掌握情況。
(1)小聲練讀,說說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2)給“照”“背”組詞,用“一首、一層”練習說話。
(3)去拼音齊讀。
(4)說說生字字形你怎么記?
3、這篇課文和我們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指導學生了解這是一篇文包詩,而且是通過英英和奶奶的對話形式表現出來的。)
(1)找一找英英說了幾次話?分別說了什么?(板書)
(2)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指導讀好詩題。
2、指導結合詩句和插圖理解詩意。重點理解“疑”、“霜”、“舉頭”。
3、指導感悟詩情。
(1)李白的思鄉情寫在臉上,仔細觀察插圖,你看到了什么?
(2)你們是怎么過中秋節的?李白呢?
(3)在這樣孤獨的夜晚,他會想念誰呢?
(4)李白的思鄉情就寫在詩中,配樂指名讀。齊讀。
四、總結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看板書,指導學習古詩的方法。
五、作業收集
李白其他的詩,背一背,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ying
3、英英學古詩
背詩
說意
知作者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研究古詩如何教學,后來我根據學段特點,采納了王愛云老師的建議,決定上這篇文包詩。整節課下來,不如意的地方很多。最失敗的地方,在指導識記字形的時候浪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后面感悟詩情的時間不夠,處理得有點草率。這是整節課高潮的地方,整個意境沒有出來,我也很不在狀態,與獨自在家無生上課時差距很大,效果我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