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花落/知多少。
2.請學生反復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請學生背誦課文。
4.指導生字。
(1)復習舊字。
澆 民 耳 帝
(2)請學生說出新字。
曉 眠 聞 啼
(3)指導重點字。
曉:右上角最后一筆為撇,沒有點。
5.看圖讀詩,體會文中意境,注意語氣。
三、驗收責任
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5 春 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第三節
教學責任
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再讓學生練習寫一寫。
收集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一、亮責任
把自己所觀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變化,說一說,并能寫成一段話。
二、落實責任
1.指導學生說話。
(1)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你看到了什么變化?
(2)花、草、樹有什么變化?
(3)小動物有什么變化?鳥及自己所見到的動物有何變化?
2.教給學生說話方法。
(1)注意說話次序,回憶上次《春天》看圖說話的次序。
(2)要加進想象和形容詞,體現出春天萬物復蘇的情景。
3.廣泛讓同學練習說話。
(1)單個說。
(2)同位子說。
(3)請同學到前面說。
4.提出寫話要求。
(1)格式。
(2)注意標點。
(3)不會寫的字用音節代替
三、驗收責任寫一段話。
2、蠶姑娘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 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 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 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 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二、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二、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 課件出示“蠶”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
揭題:教學“蠶”,想一想,為什么叫它蠶姑娘呢?]
出示一塊絲巾,這塊絲巾漂亮嗎?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誰知道這塊又軟又滑的絲巾是用什么織成的?
2、 出示課題:12、蠶姑娘
教學生字“蠶”,讀準字音。
3、 你知道關于蠶姑娘哪些知識?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聽課文錄音,課文中講了蠶姑娘一些什么事?
2、 聽后交流。
三、 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1、 自學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2、 反饋自學情況。
音:卵、床、裳、嫩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 鞏固練習。
1、 認讀生字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