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表格式
修改意見:
備注科目:語文第 13 課執教時間:課 題
坐井觀天編寫者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理解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知道它們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學難點: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揭題、解題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種小動物。( 出示青蛙和小鳥剪貼畫),有一天, 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論起來。什么事呢?學了《坐井觀天》這一課你們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齊讀。)
(二)看簡筆畫,理解題意。
教師畫井沿和井壁,將紙青蛙貼在井底。引導學生看簡筆畫,問:誰坐在井里?它坐在井里抬著頭干什么?"觀"是什么意思?《坐井觀天》呢?
《坐井觀天》是個寓言故事。它不僅有趣,而且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寓言,了解內容。
(一)借助拼音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
(三)提問:這則寓言主要寫青蛙和小鳥為什么事爭論
起來?
三、細讀寓言,明白道理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簡筆畫,回答:青蛙坐在哪里?小鳥飛來, 在哪里?(移動小鳥剪貼畫,使它落在井沿上)借助簡筆畫
理解"落"和"井沿"的意思。
2、課文哪個自然段講的是我們剛才看到的內容?齊
讀第一自然段。
3、小結:第一自然段交代了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
在井沿上。它們所在的地方不一樣。
(二)討論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1、看簡筆畫,回答:井里的青蛙發現了井沿上的小
鳥,它們正在干什么?
2、聽課文錄音,思考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
3、指名分角色讀二、三自然段,提出朗讀要求:青
蛙的話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小鳥的話要讀慢一些。
4、讀后評議。出求詞卡"回答"。齊讀。誰回答誰的問話?小鳥的話中哪個詞該讀重一點?出示詞卡"一百多里"。齊讀。為什么要把"一百多里"這個詞讀重一點?
5、同座分角色練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三)討論青蛙和小鳥的第二次對話。
1、教師范讀第四、五自然段。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的第二次對話,誰對誰錯?為什么?
2、出示教具。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quot;
(1)聯系上下文理解"別說"和"大話"的意思。 你認為小鳥說的是大話嗎?青蛙為什么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指導看圖,請兩名學生手拉手圍個圈演示"井口"大小,看看天是不是只有這么一點兒大,體會青蛙的話為什么不對。
(2)青蛙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看圖, 它的眼光被什么擋住了?因為青蛙眼光短小,它才認為小鳥不用飛那么遠。
(3)指導朗讀。 要求學生讀出感嘆句和問句所表達的
不同語氣。
3、出示教具。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
大得很哪!"
(1) 聯系課文理解"弄錯"和"無邊無?quot;的意思。
天怎么無邊無際?
┌天無邊際,大得很哪!
(2)出示教具:│
└你從哪兒來呀!
比較這兩句話中"哪"的不同讀音,體會句子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