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成誦”研討課──《三個兒子》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采用多種方式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從而達到熟讀的目的。
2、引導學生總結背誦的方法,并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背誦和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背誦材料、課件、書簽。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我們上個星期學了第六單元《三個兒子》、《玩具柜臺前的孩子》等幾篇以孝敬父母為主題的課文后,我從網上找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也是我們二年級的一位小作家來寫的。大家想不想來欣賞一下?
生:想。
2、課件出示詩歌《爸爸、媽媽和我》:
。⊕叱姼柚猩值恼系K)
師:先請大家默默地將這首詩歌欣賞兩遍,看看詩歌中有沒有你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語?如果有,請舉起小手來,一會我們大家一起來幫你解決困難,好嗎?
生:第一小節中,最后一個詞語怎么讀?
師:飛翔,請大家和我一起把這個詞語讀兩遍。
生:第二小節中,我在岸邊?
師:棲息,就是休息的意思,大家一起把這個詞語讀兩遍。
生:第三小節中,媽媽是什么?我就是那一絲小小的什么?
師:媽媽是葉柄,我就是那一絲小小的葉脈,大家來一起再把這兩個詞語讀一遍。教師隨機講解“葉柄、葉脈”的意思。
3、教師范讀詩歌,激起學生朗讀興趣:
師:這首詩歌寫的很美,老師還給這首詩歌配上了好看的畫面和好聽的音樂,我想把這首詩歌讀給大家欣賞一下,大家愿意當我的聽眾嗎?
生:愿意!
師:這首詩歌美不美?大家要不要來親自體驗一下它的美?
生:美!要啊!
4、生自由讀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下面請同學自由地讀詩歌兩遍,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啊!
5、名學生分別讀詩歌地一、二、三小節。其他學生評價:
師:剛才同學們讀地很認真。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起來分別讀一、二、三小節。其他同學當當小老師,評評誰讀地最好?你有什么建議想送給這三個同學?
生:我認為a同學讀地很好,她字音讀地很準,句子也讀地很通順。
生:我覺得b同學“爸爸是天”讀地很好,她讀地天很大很大!拔揖褪悄且恢恍⌒▲B”她也讀地很好,她讀地小鳥很可愛很活潑。
師:你真會評價!真是一位合格地小老師!
生:我覺得c同學第三小節中“媽媽是葉柄”,她的“柄”后鼻韻母讀地不好。
師:你聽地好仔細。≌媸侵档梦覀兇蠹覍W習!
6、先齊讀,分小組練讀,最后小組賽讀:
師:剛才我看到還有很多同學都想把這首詩歌讀給我們聽。這樣吧,我們給每個人一個展示地機會。我們來分小組比賽讀好不好?一組讀第一小節,二、三兩組讀第二小節,四組讀第四小節吧。
生:好!
師:為了比賽的勝利,我們先要練習一下!我們先一起把這首來讀一遍。學生齊讀詩歌。
師:那各小組趕緊把你們要參加比賽的那一小節好好練讀一遍!
師:開始比賽了!請我們全班同學站起來比賽吧!學生分組分小節比賽讀詩歌。
師:我覺得一、二、三組都是冠軍組啊,第四小組就不能當選為冠軍組了,因為第四組有兩個同學沒張開小嘴巴!比賽是大家的事情,希望每個人都要積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