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閱讀課堂教學大賽實錄及評析:《會走路的樹》
【所謂“讀有效”,老師設計的這個,主要是為了教給學生以方法。同時也在指導學生注意了讀書的方方面面】
生讀。
師:小鳥是在感嘆什么呀。
生:他現在才知道,去年的那棵樹是它的爸爸。
生:他感到驚奇。去年的樹,怎么是鹿的爸爸?
生:讀第八、九自然段。
生:請大家翻到練習五。讀兒歌。
師:這里是表示命令還是感嘆呢。
生:感嘆。
(生齊讀)
師:提出要求,讀課題時與課文之間稍停頓一下。
師范讀。
【朗讀的“坡度”訓練的老師操作的時候節奏顯得有些快。第一個環節應該是讓學生先自我閱讀,然后再去集體朗讀。有了個體的認讀,有了個體的情感體驗,才能整體的“推進”。第二個環節當學生的認知有了一個小小的理解之后,再證實之前應該要有一個“媒介”的引導,要有一個“借鑒”,這時就需要教師的范讀作為引領。】
【整個教學教師采用了整體認讀的方法,層層推進,在朗讀中產生效果,在朗讀中得以知識的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