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松鼠的尾巴教學設計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劃出表示小松鼠尾巴的句子。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概括課文內容,并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3、了解松鼠尾巴的特點和用途,激發學生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的興趣。
小班化教育“主動-有效”驅動單
“主動-有效”追求目標1、部分的優等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理解文中的詞語,中等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少數學困生在優等生和中等生的帶領下理解詞語的意思。2、在詞句的圈劃中,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要求的引領下能正確圈劃,少數學 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大組學習的交流中進行圈劃。3、部分中等生和優等生能根據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少數中等生和學困生能根據填空說出課文主要內容。部分中等生和優等生能正確理解課文的意思,并展開合理想象進行說話,少數中等生和學困生能在伙伴的幫助下進行說話。
主要“教學策略”1、自主學習策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老師不講。通過同桌學習、小組學習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找到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2、分層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目標分層,在朗讀、說話、表演方面都提出不同的達標要求使c類和部分b類學生也能參與到 課堂學習中,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1、正確圈劃出寫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板書或填空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合理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教學準備1、教師方面的準備:課件2、學生方面的準備:熟讀課文教 學 過 程(第二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引入,歸納大意1、復習生字和詞語2、整體回顧課文內容小松鼠有一條( )的( )尾巴,它可以當( ),可以當( ),還可以當( )1、開火車讀生字2、齊讀詞語3、同桌交流4、個別交流按課文內容填空的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用一定的句式練習表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二、研讀課文,了解知識 出示自學要求:1、讀一讀。輕聲讀2--4小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標點停一停。2、劃一劃。用“——”劃出描寫小松鼠尾巴的句子。(一)學習第二小節1、根據學生交流屏幕出示句子:小松鼠找遍了全身,最后,發現只要把尾巴收攏,就是最好的掃帚。它用尾巴把掃帚打掃得干干凈凈。2、指導朗讀,隨即理解詞語“攤開”、“找遍了全身”“收攏”。3、語言訓練:小松鼠只要把尾巴( ),就可以當( ),把屋子打掃得( )。(二)學習第三節1、教師范讀第三小節2、出示相關句子,隨機理解詞語突然,一只黃鼠狼順著樹干爬上來。小松鼠一看,扭頭就跑。黃鼠狼緊追不舍,把小松鼠逼到樹梢上。(1)正音“樹干”,積累多音字。(2)理解“扭頭就跑”“緊追不舍”“逼到樹梢”在文中的意思。(3)抓住“扭頭就跑”“緊追不舍”、“逼到樹梢”指導學生讀出當時的情況緊急。3、抓住提示語和標點指導朗讀。滲透破折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