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松鼠的尾巴教學設計
同伴點評:陳老師的教學較好地凸顯了二年級的年段特點。教學中,她注重識字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生字、詞語是一個重點,陳老師能針對生字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方法來理解,如做動作理解“攤開”,看圖理解“樹梢”,抓關鍵詞素理解“緊追不舍”,換詞法理解“頂用”等,收到較好的效果。本課教學的語言訓練也比較扎實。在整體感知環節中,陳老師設計了說話練習“小松鼠有一條( )的尾巴,能當( )、能當( )、能當( )。”旨在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要的語言進行連貫的表達。在學習課文重點段的學習中,教師又設計了“小松鼠( )尾巴,就能( )”這一句式練習說話,幫助學生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在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再次回顧課文內容,既是對課文的再次梳理,又讓學生再次進行有條理地、連貫的表達。一點建議: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圈劃詞句”,如果課上每個環節能有效落實,那課堂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