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本領大》教學設計十四
向學生穿插介紹古時候行船要靠風力的常識,引導他們讀出船夫的高興及行船之快。
[新課標倡導課堂要從封閉走向開放,還要能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通過古代行船知識方面的介紹,學生對船夫當時的做法與表現就完全理解。]
(3) 多媒體播放第二次比賽的過程。
這回你感受到了什么?
分角色朗讀4——7段,讀出太陽的得意和風的不認輸。
(4) 面對這樣的結果,太陽有沒有料到,從哪看出?
交流出示:
﹡太陽驚訝地說:“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
聯系上文說說太陽為什么會驚訝,指導朗讀。
(5) 填補空白,深化主題。
出示課本39頁圖。(太陽和風向對方豎起大拇指)
小朋友,風先生聽了太陽對它的贊揚,它也向著太陽豎起了大拇指,它會怎么夸太陽呢?
(引導學生說出大概意思:我們各有各的本領!)
[新課標倡導要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填補了文本的空白,又放飛了學生的想象,同時深化了文本的主題。]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齊讀全文
二.課本劇表演
1. 五人小組分配角色
(一人演太陽,一人演風,一人演小孩,一人演船夫,另有一人旁白。)
2. 小組討論你怎么演好你的角色。
3. 大堂交流
可以說說自己準備怎么演好角色,也可以給其他角色提提建議。
4. 小組排練
5. 小組上臺演出,評選最佳小組急最佳演員。
[分角色表演這一環節層層鋪墊,讓學生明確演什么?怎么演?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又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將語言內化的語言積極地傾吐,有趣又有效。]
四.拓展延伸
1. 出示《伊索寓言》一書,并進行介紹:相傳古希臘有個寓言家名叫伊索,曾經寫了一部寓言集,名字就叫《伊索寓言》。這部書里收集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誰的本領大》就是由其中一篇改編的故事。
2. 介紹《伊索寓言》中的一個小故事,并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3. 鼓勵學生在課外自己閱讀《伊索寓言》,并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讀給老師、同學或家人聽。
[讀一本好書,就相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走進《伊索寓言》這部不朽的名著,就能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智慧得到啟迪,情感得到升華。]
轉載自《小學語文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