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畫風導學案(通用7篇)
15畫風導學案 篇1
15. 畫風
導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導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導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導學過程
檢查預學案
我會讀
1.讀準生字詞:
烏云 藝術 眨眼 斜視 轉動 雨絲 陳舊 顯示 旗桿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會思
通過預習,我知道了課文中的人物是( )( )( )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 )。喜歡的原因( )。
我質疑
我還有幾個不懂的地方。
1.( )
2.( )
導學案
一、 揭示課題,鼓勵提問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啟發: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風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讀了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 初讀識字,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認識一下課文里的小朋友。
2.談話:能介紹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嗎?(根據回答板書名字)
和這幾個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認讀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鞏固:你身邊的伙伴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3.識記“濕”。“濕”——“顯”
4.指名分段讀課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桿、轉。
三、讀畫結合,理解內容
1. 默讀課文,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
2.交流對課文的理解。
3. 欣賞幾個小朋友畫的風(見黑板),與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課文。
4. 你覺得誰畫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5. 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下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飄,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卻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四、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老師巡視,適時指導)
2. 合作伙伴表演讀,引導學生評議。
評議重點:每個人的語氣是否正確。
3. 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4. 質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質疑解疑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要的小結。)
五、啟發想象,拓展練習
1. 你想怎么畫風呢?引導回憶起風時的所見所聞。
2. 說一說,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課堂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xiān dān wū yún yì shù mínɡ xiǎn hū rán yǔ sī
( ) ( ) ( ) ( ) ( ) ( )
2.連線
趙小藝 彎彎的小樹
宋 濤 飄揚的紅旗、呼呼轉動的風車
陳 丹 斜斜的雨絲
3.按課文內容填空
大家都在畫風。宋濤畫了_________________。趙小藝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陳丹畫了_________________。我也畫風,我要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作品,拓展思維
1.你是怎么表現風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適當解說。(3—5幅)
2. 評議作品。
自評后組評,各組推薦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 啟發更深入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怎么畫?(自由發言)
課后作業
1. 畫聲音或氣味。
2. 推薦閱讀:《新語文》三冊,第25頁《風的握手》。
板書設計: 15 畫風
紅 小 雨 風
旗 樹 絲 車
飄 彎 斜 轉
教后反思:
15畫風導學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我會認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我要知道文中的三個小朋友怎樣畫風的。
二、學習指導
(一)我要這樣讀課文和學習生字
1、我要認真的地讀讀課文,把生字在課文中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生字記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標出每一個自然段的序號。
2、我能用很多方法記住這些生字。我是這樣記住的。
3、我要仔細觀察“我會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結構,然后再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寫兩遍。
4、我認為難寫的字有
(二)我這樣學課文
1、我把課文仔細讀2遍,并想一想下面的問題。
讀完課文我知道了《畫風》一課講的是 、 、
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故事。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呀?三個小朋友很聰明,竟然畫出來了。
陳小藝這樣畫風:
陳丹這樣畫風:
宋濤這樣畫風:
2、我再讀讀課文,這次我把課文要讀得有感情,我會注意文中小朋友說話的語氣。
三、自主學習記錄
1、通過上面的預習,我有很多收獲。
2、讀完課文,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
四、課堂練習。
1、我會組詞(放在課堂練習里)
丹( )忽( )陳( )
舟( )乎( )陣( )
顯( )藝( )絲( )
濕( )億( )滋( )
眨( )濤( )斜( )宋( )
zhuàn( ) gān( )
2.轉zhuǎn( ) 桿 gǎn( )
3、我還知道怎樣畫風,我來展示一下。
15畫風導學案 篇3
小學 二年級語文下冊導學案 主備人: 復備人: 教研組長審核: 教導處審批: 授課時間: 班 級: 小 組: 姓 名: 課題 15《畫風》 課時 二、預習交流、檢測 1.檢查自學情況,由組長檢查組員的自學情況,并帶領組員認識生字,讀準字音,擴詞練習。 2.學生自主識字,說說自己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生字。 3.觀察我會寫的字,說說自己的發現。 4.抄寫詞語,再仿照樣子寫幾個。 潔白的紙 彎彎的小樹 斜斜的雨絲 潔白的( ) 彎彎的( )斜斜的( ) 5.我會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桿 _______ ( ) 轉 ______ ( ) _______ ( ) ________ ( ) 6. 開火車檢測讀全文. 課型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學習重難點: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2、難點:朗讀感悟。 一、課前預習 1. 搜集跟風有關的詞語和詩句。 2.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并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3.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畫風的故事。 三、導學流程 (一)、學習課文: 1. 交流、展示課前收集的風有關的詞語和詩句。 2.三個小朋友在一起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邊讀邊畫出他們畫風的句子。 3. 找出自己認為最好的畫風的方法讀一讀。 4.指導朗讀幾種畫風的方法,請讀得好的學生示范讀,也可以給教師一個機會讀。你從這句話中哪個詞讀出有風? 重點讀好詞語:飄、彎彎的、斜斜的、呼呼地轉。 5. 小組內分角色讀一讀,讀中感悟畫風的幾種方法。 6. 推薦一組分角色讀。 7. 你喜歡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 (二)拓展延伸。 1.同學們,三個小同學說出了幾種畫風的方法,你還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畫風嗎?同桌互說。 2.試一試,寫一寫。 劉聰問:“你想怎樣畫風?” 我說:“ ” (三)達標檢測。 (1)欣賞句子,仿說句子。 讀句子:“忽然吹來一陣風,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一張紙畫顯得更美了。” 仿說句子:一場大雨過后,樹葉顯得 。 , 顯得 。 (2)做《同步練習》一到五題。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反思
15畫風導學案 篇4
學生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流程:
一、謎語導入。
1、猜謎語。
2、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1、誰畫風?2、怎樣畫風?
板書“畫”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5課《畫風》
二、識記生字,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陳丹、趙小藝、宋濤”三個人名,指名認讀。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和這三個小朋友有關。
2、出示其它生字和詞組。指名領讀。
3、讀課文,遇到認識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指名分段讀課文。
4、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說。
師:它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拿出筆畫出相關的語句。
5、默讀課文,指名回答。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空。
1、宋濤、陳丹、趙小藝他們到底是怎么畫風的呢?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讀一讀,小組內互相說說。
你最喜歡誰?最喜歡她(她)的什么?
咱們讀了課文,欣賞了畫,想不想換個方式讀課文。
2、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展示朗讀。
4、說話練習。
四、自由畫風,拓展思維。
1、談話:咱們想畫風嗎?你想怎樣畫風?指名說。
2、小組合作畫風。(要求先討論好畫什么)
3、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并說說畫的內容?
4、展示生活中的風。
五、總結全文,反饋。
導學反思:學生樂于學習,知道要經常思考,勇于實踐.
六、課后作業
喜愛畫畫的你:用你的畫筆,畫風。
喜愛朗讀的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喜愛閱讀的你:找寫風的資料讀一讀。
喜愛寫作的你:寫一篇有關風的兒歌或 日記。
15畫風導學案 篇5
畫風導學案
年級: 二 備課教師: 余小蓉 使用老師: 審核: 學生: 課 題 畫風 課時 3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型 精讀課 閱讀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2.我能正確書寫“丹”、“烏”等字。
3.我能通過學習理解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合作精神。在平時生活中學會創新、與人合作。
核心解讀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中學過《風娃娃》,在《品德與生活》中曾學過《風兒飄呀飄》,孩子們對怎樣對風來了有較深的認識。那么,如何來表現看不見摸不著的風呢?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困難。教學中,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讀文中理清課文人物的態度、觀點和做法,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
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學習過程 導學過程 一、學生獨學,初讀生疑 (用時: 40 分鐘)
1、導入新課,教師帶領學生讀課文,在帶領學生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引導學生將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全文,盡量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
3、再讀課文:盡量做到連貫,流利。
4、三讀課文(小組輪流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教師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抓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組合作學習生字。(1、小小組一起讀,2、小小組內互相讀給對方聽,3、小組長帶頭檢測學生讀生字的情況,4、說說識字方法,5、老師檢測學習情況,全班交流,提醒讀音、字形、書寫等,6、在田字格里寫一寫,7、教師念,學生聽寫。)
5、再讀課文,完成學后自測題。(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完成。)
一、看拼音寫詞語。
xiān dān wū yún yì shù mínɡ xiǎn hū rán yǔ sī
( ) ( ) ( ) ( ) ( ) ( )
qí ɡān zhǎ yǎn bō tāo chén jiù zhuàn dònɡ xié pō
( ) ( ) ( ) ( ) ( )( )
二、連線
趙小藝 彎彎的小樹
宋 濤 飄揚的紅旗、呼呼轉動的風車
陳 丹 斜斜的雨絲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大家都在畫風。宋濤畫了_________________。趙小藝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陳丹畫了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生合作,研讀解疑 (用時: 15分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交流“學習問題”,提煉有價值的問題。
問題一: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畫風?(預設)
問題二:他們三個是怎樣畫風的?(預設)
問題三:
問題四:
2、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長作用,研讀文本,探究釋疑,同時將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交流。
三、學生展示,品讀釋疑 (用時:25 分鐘)
以預設問題為例,重點指給學生一些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余問題各位老師根據自己班級實際進行引導。
1、深入學文,指導朗讀
默讀課文。思考: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用筆勾畫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全班交流。
2、師:他們畫得真美啊!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的畫呢?(出示三個小朋友的畫)你喜歡誰的畫呢?找到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吧!
3、師:哪些地方能讓我們感受到風?趙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他的心情怎樣?
師:讀陳丹畫風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彎彎的小樹)
師:宋濤的畫怎樣讀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風?
4、看了三位小朋友的畫,你想說些什么呢?
5、總結;是啊!他們都是積極思考,愛動腦筋的孩子,讓我們進入他們的角色,再來讀讀課文吧!(分角色朗讀課文)
以學生探究的學習問題為線索匯報交流,教師激勵,順勢而導,解決學習問題。(會提問的班級就以學生的問題順勢而導,提問有困難的班級就以老師預設問題為線索)
四、學生探究,發展擴讀 (用時: 40 分鐘)
三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變成了畫。我們敬愛的葉圣陶爺爺卻把風變成了詩。(教師將這一內容課前寫在小黑板上)
《我們知道》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木微微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五、學生達標,能力測讀(用時: 分鐘)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一陣陣風向我們吹來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陽臺上,它在我們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綠的田野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里。那么就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小畫筆,展開想象的翅膀,畫出美麗的花吧!畫完后,再用這樣的句式“風來了,它把 吹( )了,風藏在( )”說一說。說后你會發現,你還是一名小詩人呢!
15畫風導學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 重點抓住三個孩子的對話領會他們的創意。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二、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對本課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二)預習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詞。
2.理解課文大意,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
三、導學案:
(一)預習交流
1.組內交流合作檢查,生字讀音,交流識字方法。
2.開展讀課文比賽,看誰讀得通順,沒有錯別字。
(二)合作交流
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他們是怎樣畫風的?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答案。
交流
1.小組內互相匯報自己的讀書體會。
2.全班交流。
a.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b.請學生在黑板上畫畫文中的景色。
c.請學生給所畫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話,同時指導朗讀。
(1)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提示:宋濤應該用疑問的語氣說“誰能畫風”這句話,而且說的時候心里應該很得意,因為他認為風是畫不出來的,他其實想為難一下陳丹和趙小藝。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這句話時,應該帶有為難的語氣。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 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因為他是受到小藝的啟發突然明白原來風是可以這樣畫的,所以他非常高興。)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每組派代表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朗讀表演。
【三幅頭像有助于學生分清人物的態度、觀點和做法;分角色朗讀易于體會三個小朋友互相啟發,互相協作和敢想敢做的精神。】
(三)課堂檢測:
1.基礎鞏固:
拼一拼,寫一寫,看誰的字最漂亮。
zhǎ yǎn hū rán wū yún qí gān yǔ sī bō tāo
( ) ( ) ( ) ( ) ( ) ( )
請把下列文中帶點字的讀音作上你喜歡的記號。
1.小紅在房子前畫了一根旗桿(gǎn gān),旗子在空(kòng kōng)中飄著。
2.王強畫的畫可真漂(piào piāo)亮。
3.風車在呼呼地旋轉(zhuǎn zhuàn)。
照樣子,填一填
潔白的紙 彎彎的小樹 斜斜的雨絲
潔白的( ) 彎彎的( ) 斜斜的( )
2.合作探究:
讀一讀,想一想,回答問題。
小猴看見媽媽戴著眼鏡讀書、寫字,奶奶帶著眼鏡補衣服,它問是什么道理,媽媽和奶奶說:“戴上眼鏡看得清楚。”
小猴戴起了媽媽的眼鏡,喲!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鏡,頭錯眼花,差一點摔一跤。它生氣地說:“媽媽和奶奶騙我!”
猴媽媽知道了,對小猴解釋說:“奶奶老了,戴的是老花鏡;媽媽呢,戴得是近視眼鏡。你的眼睛好好的,干嗎要戴眼鏡啊?”事情往往是這樣,別人適合的東西,對自己不一定合適。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媽媽____________,適合戴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____________,適合戴__________________。
(2)小猴戴媽媽的眼鏡的感覺是______________,戴奶奶的眼鏡的感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篇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外拓展:
動手畫一畫風,畫好后說一說,再寫下來。
(五)書 寫:
(1)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烏”字中間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絲”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眨”左邊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橫。“濤”字左邊三點,右下還有一點。
(2)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
(3)美觀書寫。 如,“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藝”字草字頭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盡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桿、眨、濤”左窄右寬;“桿”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
15畫風導學案 篇7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 讀學習目標,明白學習目標。
二、我會學
㈠快速標出自然段,同桌互相檢查。
㈡自主識字
第一步:讀一遍課文,用橫線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并注上拼音,想辦法認會。方法:(①借助下面的拼音②問同桌③問老師④查字典)再多讀幾遍。
第二步:再讀一遍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第三步:學習生字表中(橫線、田字格)的生字。
1、自己讀一遍生字,
2、小組輪讀(按1、2、3、4號順序,再按4、3、2、1號順序每人讀一個并正確跟讀,再打亂順序讀一遍)
第四步:交流識字方法。(區分形近字、聯想以前學過的字、加一加、減一減……)
第五步:小組輪讀一遍生字(按4、3、2、1號順序讀)
㈢我會讀:
第一步:讀兩遍課文,找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流利。(做到不丟字、不加字、不讀錯字音、不讀破句子。)
第二步:小組合作檢查讀文,一人讀一段(做到聲音洪亮。互相提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第三步:再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用簡單的話寫下來)
三、 我能說:
1、幾個自然段、識字、說識字方法。
2、讀文展示。
3、說主要內容、
四、我會做:
1、給68頁橫線上的生字注音、組詞。
五、我總結:
我學會了:
我的疑問:
畫風導學案設計(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學習重點:
1.體會文中小朋友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地朗讀課文。
2.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能學習文中小朋友畫風的方法,試著畫出一些無形的事物。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
教師口述學習目標。并導入新課,復習生字詞。
二、我會學:
1.默讀課文找答案: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怎樣畫風的?用--------畫出相關句子。(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2.小組合作分角色讀一讀,比一比,爭當“宋濤、陳丹、趙小藝”。現在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三、我會說:
1、您喜歡文中的那個小朋友?為什么?
四、我會寫
1、寫一寫,你是怎樣畫風的。
2、聲音、氣味跟風一樣,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聰明的你,開動腦筋把它們畫下來吧!
六、板書設計:
15、 畫風
紅旗圖 小樹圖 雨絲圖 風車圖
飄 彎 斜 轉
開動腦筋 事物之間相互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