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設計(通用16篇)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寓言《守株待兔》,學會8個生字。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抄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有一點感想。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寓言常對壞人、壞事、壞思想進行辛辣的諷刺,讓讀者在笑聲中受到教育。而夸張手法的運用,可以加強諷刺的力量,可以突出作者想要強調的東西,使寓言的主題更加鮮明。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出示生字卡片)
1、讀準字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學習生字。
株、待、竄、撞、樁、撿、鋤
。2)重點分析生字。
滋
三讀寓言故事,理解課文內容(出示圖片)
1、讀課文,標段落,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請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說。
教師引導:我們在想一想,野兔為什么沒有再來,田里的莊稼為什么全完了?找出重點詞語。
學生說。
教師講:對。那個種田人把偶然的事情當成能天天發生的事是錯誤的。他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兔子沒來,莊稼不去種也全完了。
2、請大家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先聽錄音,再說寓意)
學生說。
教師講:不勞而獲的思想是錯誤的。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只有老老實實地做事,才能獲得成功。
3、看課文插圖,說圖意。
學生說。
四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古時候種田人看見撞死的野兔
急忙跑白撿樂滋滋心里想
丟下鋤頭整天坐長滿野草莊稼全完
五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按要求寫詞語
abb:
abab:
3、積累來自寓言的成語。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認讀9 個生字,1 個多音字,會寫6 個字,繼續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和分析合體字字形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朗讀的能力。
3.通過成語故事的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如果不主動努力做事,而寄希
望于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
學習重點 1.會認讀9 個生字,1 個多音字,會寫6 個字。
2.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過 程 與 方 法
。ㄒ唬┛磮D激趣,故事導入。
1.(出示本課的三幅圖)同學們,你們都愛聽故事吧?故事的種類可多了,有民間故事、
歷史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等。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成語故事。請你看看圖中有誰?
他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2.誰能用簡短的句子或詞語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
3.借助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
4.誰來給大家講一講“守株待兔”這個詞語的意思?
5.你們看圖后的猜想和給故事起的名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吧!瞧,這是三顆不同顏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這是需要經過努力的。只要把字讀正確,把句子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爭奪綠星開始。
請大家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畫出來,再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
音讀準。(4)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哪!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順利地得到了第一顆綠星,
請大家夸夸自己吧!
2.現在我們要奪取第二顆黃星。
。2)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兔子是怎么死的?農夫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朗讀“他想,這可是白撿來的便宜,不費一點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ㄒx出農夫強烈的僥幸心理。)
。4)板書:撿
。5)看第二幅圖,進行發散想象。農夫越想越高興,請你根據課文的內容想想,他心
里在想什么?又在為什么高興?(農夫為白撿了兔子而感到高興。他認為自己占了大便宜,
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
(6)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讀第一自然段的最后兩句話。
。7)小結:大家真了不起!我們不光讀通順了句子,還讀出了語氣,得到了第二顆黃
星。
3.摘取紅星,現在開始!
讓學生看投影讀一讀:
第二天,他又來到田里。他想,說不定還會有兔子撞到樹樁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
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兔子來撞樹樁。(還可以怎樣讀呢?)
、谵r夫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③再次運用讀書的方法使學生感悟到成語的意義。
師:一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師: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師: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4)揭示成語含義:這就叫僥幸心理。板書:等僥幸心理師:結果怎么樣呢?
板書:田荒
(三)朗讀全文,感悟成語意義。
2.教師通過手勢和板書點撥意義。并板書“一事無成”。
。ㄋ模┛偨Y: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為學習課本的規范語言做準
備。
以此種方法了解學生對故事的主
題把握的情況,從而發現學習的小骨干。
讀通順,把課文讀流利,就可以分別得到綠、黃、紅三顆星。咱們比一比,看誰最先得到三顆星。
。3)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這些字是我們讀書的障礙,要想得到綠星就要先把它們清除
shǒu zhūdàitùɡǔ dàihuānɡ mánɡtáozǒu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zhuànɡ duànjiǎnqǐtù ròudédàopánɡ biān
撞斷撿起兔 肉(得)到旁邊
、僦该x字詞,同學間互相正音。注意“撿”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谌サ粼~卡上的拼音再讀詞。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廴帻R讀生字詞。(教師要采用先按順序讀,再打亂順序讀,抽卡片讀等多種形式練
習。)
。1)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聲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你覺得哪句話難讀就多讀
幾遍,讀通順后再接著往下讀。
。1)指名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回答問題:什么叫“守株待兔”?成語中的“株”指什么?“待”是什么意思?
。3)師生邊讀邊討論進行探究性學習。
、俎r夫是怎么做的?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他的田荒了。
1.學生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9 守株待兔
兔子撞死 農夫待兔
錯看成
偶然 必然
不要存僥幸心理
不要幻想不勞而獲
課題 29 守株待兔 教時 八、2 94
學習目標 1、正確規范地書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讀的能力。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學習重點 規范地書寫6個字。
自主積累詞語。
過 程 與 方 法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讀一讀。
守株待兔干活跑過來放下兔肉
2.提取要寫字再讀一讀。
兔活跑過放肉
3.你還能給帶點字組成什么詞語。
。ǘ┳R字寫字。
1.分析字形。
。1)“兔”容易與今后要學的“免”字混,可以用歌訣的方法強化記憶:小兔,小兔,白又白,短短的尾巴真可愛。(教師用粉筆把點描成紅色)
(2)左右結構的字:活跑過放
。3)“肉”容易與“內”字混,要強調里邊還有一個人。
2.指導寫字。
。2)在本上試寫一個請同學評評寫得如何。
。3)老師進行巡視,對同學寫字的情況進行適時的表揚。
。ㄈ╈柟叹毩。
1.摘蘋果游戲:從蘋果樹上摘下蘋果,讀一讀寫在蘋果后面的詞語中。
2.我的詞語庫:把你喜歡的詞語抄寫在書上。
兔:小兔白兔兔寶寶
活:生活干活活動活命活潑
跑:跑步長跑跑動逃跑
過:過橋過來過去對過過年過節
放:放心放學放假放下放炮
肉:豬肉肌肉雞肉烤肉臘肉
先啟發學生找到以上的4 個字,再依次說一說怎樣記字形。
(1)學生拿出寫字本,先進行描寫,初步感受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練習寫字。
板書設計
29 守株待兔
兔 活 跑
過 放 肉
守株待兔 古代 慌忙 撞斷 撿起 兔肉 得到 旁邊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會寫6 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寓意。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小朋友們,爸爸、媽媽一定給你們講過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來學一則寓言,看看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題目質疑。
3、教師小結,歸納問題(誰?為什么守株待兔?結果怎樣?)
二、自瀆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1、學生自瀆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次。
2、大家一起讀課文。
3、學生讀文,找出要求認讀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5、學生用生字詞組詞說句。
6、再讀課文,再讀文中鞏固繩子的認讀,整體感知。
7、指名反饋:這則寓言講誰的一個什么故事?
三、圖文結合,理解寓意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容。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農夫守在樹樁旁,心理想寫什么?
3、這個農夫為什么要坐著等兔子撞到樹樁上來呢?
4、討論:種田人的夢想能實現嗎?為什么?
5、集體反饋:教師小結寓意:野兔是不會常常撞死在樹樁的,上次是偶然,我們怎么能把偶然當必然呢?農夫懷著這種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結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經過那里,你會怎么勸他?
7、教師小節:我們可不能象農夫那樣,將偶然的事當成經常發生的事,總是夢想著不勞而獲。
四、朗讀課文,讀中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 個生字。
2、朗讀課文。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學生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拓展延伸,講故事
1、總結全文:小朋友們,你們讀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說一說身邊存在的這種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與同學交流。
4、講故事,說說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推薦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啟發學生觀察,說說你的發現。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4
一 、【案例背景】寓言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寓言故事為體裁的教學內容。寓言是一種諷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種形象與寓意相結合的文學體裁。優秀的寓言故事里有著豐厚的容量,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學生們去推想、領悟言外之意、品評人生滋味。寓言能對學生們的思想情操、道德人格產生難以估量的作用,寓言也是兒童一種獨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因為它說明一個道理或給人一個教訓。寓言《守株待兔》寫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撿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等,結果再也沒有撿到野兔,地也荒了,莊稼全完了。這則寓言諷刺了不主動努力,希望得到意外收獲的人。
二、【案例描述】
師:你們喜歡讀寓言嗎?
生:喜歡。
師:最喜歡讀什么寓言?
生1:我喜歡讀《伊索寓言》
生2:我喜歡讀《拉封丹寓言》
師:喜歡讀寓言,那你發現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呢?
生:寓言故事生動、有趣,很簡短,而且能告訴人們道理。
師:是啊,每讀完一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就會懂得一個道理,讀的故事越多,懂得的道理也就越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讀一個寓言故事,是什么故事呢?
多媒體出示課題,齊讀。用手書空指導寫好“株”字。
(聯系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師: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生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3:“株”是什么意思?
(學貴有疑,引導學生在讀文之前提出問題,使讀者有了明確的目的。)
師:要想弄明白這些問題,就要認真讀課文,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學生自由讀課文,)
。ǘ嗝襟w出示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掌握情況)
指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師生共同評議。
生1:最后一句話是說那只兔子不知怎的,它一頭撞到樹樁上,死了。我覺得王承昊沒有讀出驚奇的意思。我給大家讀一讀。
師演示兔子竄出來,引導學生體會“竄”的意思,朗讀第一句話,
師:讀完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一個種田人正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
師: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呢?(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師生共同評議)
生1:我覺得最后一句話沒有讀出那個種田人,特別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撿到野兔的意思。
生2:我覺得他還沒讀出那個種田人非常高興。
生3:我覺得這位同學讀得非常好,讀出了種田人撿到那只野兔非常容易。
。ㄔ俅尉毩曌x好第二自然段)
師:想一想,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這段話主要說那個種田人撿到野兔,非常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撿到一只。
師:種田人有沒有再撿到野兔呢?請一名同學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生1:第一句話應該讀出那個人整天坐在樹樁下,應該這樣讀(生讀第一句話)
生2:第二句話是說過了很長時間,讀得時候應該慢一些。
。ň毩曌x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
生:這段話主要講種田人整天坐在樹樁下等野兔,可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莊稼全完了。
師:把每個部分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學生練習說主要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在讀書的時候,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充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師(播放伴音):是啊,日子就在這漫長的等待中一天天過去,那個種田的人就這樣坐在樹樁前等啊,盼啊,你說,他在想什么呢?
生1:我猜他在想,兔子也許很快就要來了。
生2:我猜他在想,為什么我第一次那么容易就撿到了一只兔子,以后卻再也沒來過呢?
生3:他在想,我很快就能有很多很多兔子了。我要用它換好多好多東西。
生4:他在想,他的兔子堆得像一座小山。
師:是啊,可兔子沒有來,他的田里卻長滿了野草,眼看著莊稼顆粒無收,鄰居們都為他著急,紛紛趕來勸說他,可誰也沒法說服他。聽說我們班的同學能言善辯,想請我們幫忙勸勸他,你們想不想幫這個忙呢?該怎樣勸他呢?我們暫且稱他為李叔叔吧。
。ㄐ〗M內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練習)
指名為大家表演。
生1:李叔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就別在這兒干等著了。那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只是一件偶然的事,你怎么能天天在這兒等著呢,不會再有兔子來撞死了。你看,你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你再不收拾,可就來不及了。
生2:啊,你說得對,我不該在這里等著兔子來撞死。我要去種田了。
師:老師想做一次種田人,誰愿意來試試,勸我離開那個樹樁,去種田呢?
生:李叔叔,你別在這里等了,不會再有兔子來了,兔子撞死只是一件偶然的事。
師:我明明是撿到了一只兔子嘛,我想肯定還會有兔子來的。不行,我得在這里等。
生:那你一邊種田,一邊等不行嗎?
師:那多累呀,我才不會那么做呢。
生:可是,不會再不兔子來了,你會餓死的。
師:你說得也有道理,可我就是想撿兔子。
生:你不勞動,怎么會有收獲呢?
師:是啊,不勞動,怎么會有收獲呢?這個種田人想的是什么?
生:不勞而獲。
師:你讀了這個故事,一定想給這個種田人一個忠告。你想告訴他什么呢?
生1: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珍惜時間吧,別在那里耽誤自己的大好時光了。
生2:兔子撞死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不等于必然,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生3:別做不勞而獲的美夢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收獲得好,必須耕耘得好!蹦阙s快去種田吧。
。ǚ纸巧硌菀龑W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在一片笑聲中理解了寓言的寓意。)
師:在生活中有沒有《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人呢?
生1:有,比如,好吃懶做的人就是。
生2:有些同學不愿意學習,卻總想取得好成績。
生3:有的人不愿意勞動,卻幻想著自己能忽然有一天能有很多錢,發一筆意外之財。
師:今天我們讀了這個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們當然不能做守株待兔的人了。從小有了遠大的理想,就一定要努力去奮斗。
師:讀完了課文,你們解決了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嗎?
生1:我知道了,守株待兔的“株”是樹樁的意思。
生2:我知道了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在樹樁旁邊等兔子。
師: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生3:告訴我們不要把偶然當做必然,不要有不勞而獲的想法。
3、想一想那個種田的人后來怎么樣了,續寫《守株持兔》的故事。
作業“自助餐”:
1、寓言故事,幽默風趣,富有哲理,閱讀寓言,能夠啟迪智慧,開拓視野。課外閱讀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同學聽。
2、想一想那個種田的人后來怎么樣了,續寫《守株持兔》的故事。
【教學反思】: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程標準》各年級的閱讀要求中,都特別強調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谶@一課的教學中,首先聯系學生過去的閱讀體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讀寓言的好處,學生的興趣馬上被調動起來了。第二,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以贊揚來鼓勵學生,和學生平等交流,與學生融為一體,使學生自始至終有一種非常愉快的感覺。
二、加強語文實踐,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睂嵺`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守株待兔》的教學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這一特點。在組織學生研讀文本時,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沒有喋喋不休的串講,更沒有“獨具匠心”的指導,有的只是送給孩子一聲肯定,獻給孩子一張笑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在不斷地喚起學生強烈的讀書愿望,讓學生親自參與閱讀實踐,引導他們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釋疑,在讀中體驗。讓所有的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對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他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睆膶W生的個性化發言中,也可以證實這一點。如:在學生朗讀時,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體驗,傾聽別人的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如學生在朗讀評價中提到的: “我覺得最后一句話沒有讀出那個種田人,特別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撿到野兔的意思!钡。學生通過探究得到的體驗、感受是多元的、鮮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三、閱讀教學與口語交際結合。
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和拓展運用語言的鮮活源泉,我們應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新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發問,讓他們爭論,讓他們自由表達,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氣氛。如:讀完了寓言后,讓學生去勸一勸那位種田人。這一活動,讓學生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培養了語言表達和交際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選擇一種易于被種田人接受的說話方式,同時要講清道理,一舉兩得。教師與學生互動,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理解了寓意,?谡Z交際的教學與課堂教學目標水乳交融,除了激發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還要指導學生注意認真傾聽,敢于質穎,敢于發表不同意見,敢于表達不同觀點。語文課堂應該成為一個交際場,學生在這里感覺到的是一種愉快的交流。
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關注人的發展,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如學完了課文,為學生安排了實踐性的、難易不同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大部分同學選擇了續寫,對閱讀寓言感興趣的同學選擇了讀寓言故事,并講給大家聽。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設情境,口語交際與讀寫實踐貫穿始終,使整個教學過程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5
《守株待兔》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最后一組課文的一則寓言故事。
課文透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本著三年級語文教學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為指導,主要透過在教課本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也就是把“兩類結構”的學習和運用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之后透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資料,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用心主動的發展。然后透過設計的表格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學生經歷了這樣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不但對新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并力求透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整個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將課堂教學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主動的發展。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片斷1: (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
生:是撞死的。
師:說得真不錯!能說說哪些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不知怎么的”
生: “一頭撞倒”
師:兔子的死你感覺怎樣?
生: 感覺很奇怪。
師: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試讀)
(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讀和感悟,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學片段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讀了這一段你感覺農夫的心情怎樣?
生:樂滋滋
師:你能仿說幾個這樣的短語嗎?
生:胖乎乎
生:黑漆漆
生:金燦燦
……
師:他為什么這樣樂滋滋的?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揀”
師:他還會想些什么?(啟發想象)能讀出這個種田人此時的心情嗎?(試讀)
。w現了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abb式短語的積累運用及帶著個性化的想象教活了語文。)
教學片段3:(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個性化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師:這兩個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把不經常,很少發生的事情,用“偶然”、“偶爾”來形容。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跟老師讀一讀。(板書:偶然)
生:(齊讀)偶然
。ń處熗ㄟ^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偶爾”、“偶然”一詞,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守、竄”等6個詞語,會寫“此、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中故事的寓意:不要靠運氣過日子,只有勞動才會有收獲。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守、竄”等6個詞語,會寫“此、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在讀中悟中故事的寓意:不要靠運氣過日子,只有勞動才會有收獲。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直接點題
2、學習生字“守”
3、理解課題,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讀課文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3、學習生字。
三、檢查初讀
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四、朗讀感悟
1、種田人守啊守,等啊等,結果怎樣?(野兔沒來,莊稼全完)
2、學習第3自然段,為什么莊稼會全完?
3、指導朗讀
4、學習第1、2自然段。為什么他要在那里等兔子呢?
5、指導朗讀
6、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五、生字書寫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8
[分析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第四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一則寓言。這則寓言通過講一個種田人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白撿了一只野兔而盼望天天撿野兔的事,揭示了不努力做事,心存僥幸,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道理。寓言故事簡短易讀,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分析學生]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比較感興趣,生動活潑、形象新穎、色彩鮮艷的刺激物最容易成為他們注意的對象,說話訓練是低段教學的重點,看圖講故事符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動愛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現欲強是我班學生另一顯著特點。他們雖然聰明活潑,卻缺乏認真細致,讀起書來往往留于形式,沒有深入到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指導學生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教學理念]
本課內容簡短,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力,詞匯豐富,理解課文內容主要靠自己讀書,自己意會。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和吸收內化時間,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設計特色]
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借教材的"階梯"引導學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ㄒ唬胄抡n,以舊引新。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規律,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看看這則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詞自己想辦法解決。
2、檢查生字情況:(1)指名認讀生字,讀準的字音其他學生小聲跟讀。(2)小老師帶讀。(3)齊讀生字詞。
3、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過渡:同學們讀得很好。這個故事很有意思,誰能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師出示課文插圖)
4、學生看圖練講故事。(看圖講故事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練講故事,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通過自己的整理表達出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指名講故事。
6、誰能用一句話把故事的內容概括出來?(讓學生通過讀書用一句話把故事講出來,意在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7、課文中哪一句話告訴了我們“守株待兔”的意思?(回歸文本,細細感悟。)
。ㄈ┘氉x感悟,體會情感。
1、種田人為什么要守在樹樁旁等兔子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2、“忽然”這個詞用在這里說明了什么?(誰也想不到,說明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3、“竄”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什么詞?(是跑的意思,可以換“跑”。)在什么情況下,兔子是“竄”而不是“跑”?(在獵人或野獸追捕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讀出什么語氣?(應該讀出緊張、害怕的語氣。)
4、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情怎樣?哪個詞告訴了我們?(樂滋滋)請學生邊做動作邊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動作來配合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表演中自悟寓意。)
5、用幻燈片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1)“整天”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嗎?
(2)想象說話:別人 時,他在等;別人 時,他在等;別人 時,他還在等……(這是一項思維訓練題,也是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習題。從中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種田人死守在樹樁旁等待野兔的心理,也進一步了解種田人做法的愚蠢。)
6、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結果怎樣了?此時,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7、師生合作朗讀,好好吸取種田人的教訓。
。ㄋ模、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同學們,我們可千萬別學種田人,不要因為一次偶然的幸運,就一直等著好運啥事也不干,而要努力地做事情。這是我們學習這則寓言所明白的一個道理,你們還想再讀讀別的寓言嗎?
2、讀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9
《守株待兔》片斷賞析
師:學了這個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把下面的三個詞語連起來說說。(此時,黑板上出現了如下的詞語板書:)
僥幸心理
不勞而獲
一無所獲
學生經過同桌對說,一般能綴詞成句為:我們學了這個寓言故事懂得了今后做什么事情不能有僥幸的心理,更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如果那樣的話,最后將一無所獲。
[評析:運用綴詞成句的方式,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己排列組合語言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含創新因素的語言訓練方式,同時又較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寓意。]
運用“三自法”教學《守株待兔》
。ㄈ┲v讀第三段
1、自讀——自由讀第三段。
2、自解——著重析解“丟”,運用字理析詞法:一丟“ノ”它就“去”了,所以“丟”字是一撇加個“去”,“丟”即扔意。
3、自評——著重通過“丟下鋤頭”和“放下鋤頭”的比較體會“丟”說明種田人從此不再種田而去守樹樁等野兔的決心。
。ㄒ陨虾喪,以下實錄)
師:這個種田人從此丟下鋤頭去守候兔子了。這個種田人是男的還是女的?(生:男的。)“男”字怎么寫?(生:上田下力。)是啊,遠古時期的一種社會分工,就是婦女在家紡紗織布,操作家務,男的就必須在“田”間出“力”,現在這個種田人不在“田”間出“力”,去專門守兔子了,你說,他還是個男子漢嗎?(生:不像。)
師:這種田人不勞動又想有收獲,用一個詞來說就可以叫做——
生:不勞而獲。
師:(板書,寫“獲”字時提問。)“獲”字怎么寫?(師生分析“獲”字,并運用字理識記:草字頭表示莊稼,要有糧食吃就必須種莊稼,才有收獲;左下邊反犬旁表示獸類,右下邊犬字旁表示狗。要想吃獸肉,就必須帶上獵狗去打獵,這樣才有收獲。)
【運用字理析解了“丟”、“男”、“獲”等字詞的意思,使學生能從字源上識記詞義。由字理識字進而析詞,這也是語文教學中字詞訓練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師:這個種田人野兔沒有等著,莊稼卻全完了,也就是說什么也沒有“獲”,用一個詞來說,這就叫——
生眾:一無所獲,一無所得,一無所有。
師:(師板書學生所說的詞語)如果說連毫毛這樣細小輕微的東西都沒有收獲,這又可以叫做——
生眾:毫無所獲、毫無所得、毫無所有。
【先由具體內容抽象出“一無所獲”,又再由“一無所獲”,擴展到“一無所有、毫無所獲、毫無所有”等多個詞語。這種語詞的概括與擴展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中語言創新訓練的重要方法之一!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0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上完這一課后,我感覺自己對寓意的揭示安排得較為巧妙,水到渠成,學生揭示的教好。主要原因是我在前文的鋪墊做得較好,突出表現在:
。1)學生質疑問難后,我便請學生帶著“為什么要守在樹樁旁邊等野兔”這一問題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不一會兒學生便匯報所劃的句子。我根據學生所找的內容出示了這句話“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弊寣W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隨著學生的回答,隨即啟發引導學生,像種田人這樣白白的撿了一只野兔這叫什么?學生回答后及時板書:不勞而獲
而后再請學生從他的想法上談一談這種不勞而獲的高興心理,隨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對不對?繼而讓學生得出種田人撿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2)請學生細讀第一段劃出有關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忽然”“竄”“撞”這幾個詞來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驚慌失措的原因,繼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險的事,碰死在樹樁上純屬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換個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偶然。”接著便讓學生談他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經常發生的,但種田人不知道,卻執迷不悟,不知是偶然發生的事。順理成章再讓學生劃出表現他不知是偶然發生的有關語句。
(3)正因為前文為學生揭示種田人錯在哪兒做好了鋪墊,所以當我提出那個人錯在哪兒時,學生紛紛舉手,回答的十分精彩!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這個人的悲慘下場一無所有,接著讓學生入情于境發揮自己的想象:請同學們看圖,你看這個人還在那兒呆呆地、傻傻地等著,假如這時你是他鄰居,從他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有的學生說:“你真傻呀!你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學生說:“你趕快醒悟吧!快快起來好好種莊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還有的學生說:“你可要老老實實地勞動,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收獲,才能過上好日子!笨傊,寓言所內含的深刻的寓意就這樣從學生的口中以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揭示出來。
由此可見,寓意的揭示貴在做好鋪墊。教學中只有真正地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興趣的激發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與差。在語文教學中“讀中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能提高對文章內容的加深、理解。讓學生適時地、大膽地發揮想象,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更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揭題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這則寓言的意思;接著出示設計的表格讓學生自己再次讀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討論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學生掌握了學習寓言的方法。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樣避免“守株待兔”的現象發生。這樣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拾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從此,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結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偶然得到意外好處就產生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勞而獲,結果什么也得不到!边@一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指導,主要通過在教本課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學習方法。首先通過解題:“守株”、 “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再通過師生互動、對話、引導和啟發,最后歸納出寓意。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語文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并力求通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主動、民主的氛圍中學習,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告訴學生:不要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但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去理解所蘊含的道理呢?
我打破常規教學,提前一周讓學生先讀文,并告訴學生通過課本劇的形式來展現。趙修賢扮演哥哥,惠玉闖扮演弟弟,還有的女生扮演小禾苗,還有扮演兔子的。學生在準備之前,相信一定會對課文反復閱讀,并且還會找有關的資料,也可能會向大人請教,通過多種途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準備的很充分
上課了,我先讓孩子們來演,孩子們的表現比我想象的還要好!趙修賢表現的哥哥形象,除了文中的等著兔子意外,還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真正表現了哥哥的懶惰;而惠玉闖扮演的弟弟更是形象,時刻在提醒、叮囑哥哥: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才能有一切勞動成果!小禾苗和小兔子,通過舞蹈來展現。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孩子們的心血,他們的表演也贏得孩子們的陣陣掌聲!
我知道孩子們在課下一定做了充分的準備,因為他們10幾分鐘的表演已經遠遠超過了課堂40分鐘的效果,以后的課堂能還給學生的就還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才有時效性!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緊張而激烈的大比武終于結束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氣。整個比賽中上課這一關對教師的要求最高,半天的備課時間,自己獨立完成。
我上的是低年級第二冊第四單元《守株待兔》這一課,是根據同名寓言故事創編的,讓學生唱一唱,演一演。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F在就自己的備課、上課的情況進行總結:
我備課時教學設想是讓學生首先學會這首歌曲,然后進行歌表演。表演時爭取人人參與到歌曲表演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及創造力。
然而對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了解,這給上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我上課時發現學生已經會唱這首歌了,我的心理就更緊張了,心想:如果再上一遍學生肯定是沒有興趣的,那重點只能讓學生進行歌表演了。于是我讓學生把歌曲唱了一遍,把學生在歌曲中存在的休止符問題解決了,把歌曲復習演唱后就讓學生分組表演。當第一組學生表演歌曲時,其他組的小朋友就參與這組小朋友的表演活動,幫助他們思考需要哪些角色,然后幫他們演唱并且參與點評,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近來了。
這次大比武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比賽我發現了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也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反思,我想只有在平時扎實認真的對待每一節課,在關鍵時刻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方法:練習默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1、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苗,在田邊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嗎?
2、板書課題,守株待兔,字面的意思是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聽老師朗讀,欣賞課文錄像。
2、師:“株”文指的是什么?(樹樁)守株待兔就是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1、誰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結果怎樣?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自由朗讀。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效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種田人)
2、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3、讀第一自然段。糾正竄cuan
4、只野兔是怎樣從樹林里跑出來的?
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
5、兔為什么會竄出來撞到樹樁上,猜一猜?
(二)學習第二段
1、種田人急忙跑過來,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白撿”指什么?(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不費吹灰之力)
3、對意外的收獲,種田人心情怎么樣?(樂滋滋)
4、們來讀樂滋滋這句話吧?“樂滋滋”是怎么心情?
5、愿意撿著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樂滋滋的說上兩句。
6、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強調“每天”
7、讀中我感受到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
8、撞死在樹上,這樣的好事會不會每天都發生?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偶爾、偶然)
。ㄈR讀第三自然段
1、師:種田人知道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呢?
是:他是怎樣做的?劃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從此,他毛下大鋤頭,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能干什么呢?
2、“整天”強調
3、同學們,你瞧,種田人毛下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他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他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是,他在守株待兔,當他人在莊稼大豐收是,他還在……
4、守株待兔的結果是什么?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什么?老師現在就扮演種田人,我在這里傻等著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2、同學們這么一說,種田人明白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我呀,現在就打鋤頭,下地干活去。
五、這就是寓言通過一個簡短有趣的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六、收集寓言故事,舉辦寓演故事會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白撿野兔———整天坐等———莊稼全完
(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的心理。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6個字,會寫5個字。
2、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的心理。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
1、上節課我們學了水滴石穿這個寓言,誰能說說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兩則》,看看這則寓言又向我們說明了什么道理呢?(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理解詞語意思。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文中的字寶寶并記一記。
2、學習生字
。1)小老師教讀本課生字,提出容易讀錯的地方。
。2)小火車讀生字,給生字組詞。
。3)抽生指出生字的大寫字母、部首、剩余筆畫。
。4)觀察生字,指出容易寫錯的地方,小黑板上描紅。
。5)齊讀帶生字的詞語。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找出文中的一個句子。
。2)理解句子
、俪樯卮
②出示句子:從此以后,他再也不種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樹樁旁邊等待,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又撞死在這里。
、埤R讀句子,思考“這里”指的是哪里?
、堋笆刂甏谩边@四個字的意思就藏在這句話里,想一想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語的意思,請一個孩子發言。
⑤想象:農夫在這里等待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薷星樽x句子,抽讀、范讀、齊讀。
。ㄈ⿲W習課文1、2自然段
1、種田人怎么會天天想撿野兔呢?這只野兔又是從哪來的呢?讓我們一起讀讀第1、2自然段。
2、全班讀,思考:野兔怎么來的?
(1)給“竄”換詞。
。2)“竟”是什么意思?
3、看到這意外的收獲,農夫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勾畫他的內心想法。
4、抽讀,出示句子:我一點力氣沒花就得到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要是天天都有這樣的事情,那該多好!
。1)齊讀,哪些詞語該重讀,為什么?
。2)默讀句子,想一想,農夫的心情怎樣?做上批注。
(3)抽讀,誰能讀出農夫當時的心情?
(四)學習課文3自然段
1、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嗎?這個種田人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呢?齊讀句子。
2、他在樹樁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說話:別人時,他在等;別人______時,他在等;別人_____時,他在等;別人_____時,他在等;別人______時,他還在等……
3、等到最后他等到野兔了嗎?抽讀。
(五)理解寓意
1、老師就是那個等待兔子的農夫,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明白為什么我沒有等到兔子。聰明的孩子,你能告訴我嗎?把你想對我說的話寫到書上空白的地方。
2、抽生讀寫話。
3、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4、遇到這樣的人,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3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妒刂甏谩愤@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為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著兔子的到來,最后結果是毫無收獲,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著哲理:要想有所收獲,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幸,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發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匯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基于新課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獲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于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談話導入法,并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貍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們有什么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著,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范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為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并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匯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后,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于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節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為深入研讀環節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為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么呢?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谵r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凵洗蔚耐米幼驳搅藰錁渡希皇且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里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環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為: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
最后,我會讓學生談收獲,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是課堂的眼神,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認真聆聽!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4
根據學習內容我指定教學目標如下:
1、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文言文。
2、 利用課下注釋、工具書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3、了解寓意,懂得做事不能存在著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要用自己的勞動來創造美好的生活。(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突破難點,在教法上我選擇了激趣法 、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在學法上我設計了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本節課我通過以下的五個環節1、游戲導入 激發興趣 2、質疑問難 自主探究3、同伴互助 學習新知 4、角色互換 了解寓意 5、 創設情境 輸出展示 進行來教學。
1.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文言文離學生生活較遠,學起來易于枯燥,這一環節,我和孩子利用白板生動的展示,(白板加圖片)猜故事、講故事把游戲與舊知完好的遷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使學生興趣昂然的投入到自主探究學習中來,而這探究更緣于疑。所以我預設了下面的環節。
2、質疑問難 主動探究
思源于疑,學生通過朗讀,針對自己不懂得地方質疑。在這一環節(圖片)我及時的進行標注,并捕獲圖片。這樣,有利于教師在課后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的學習效果的檢測。
3、同伴互助 學習新知
這個環節需要讀通課文和讀懂內容。我和學生利用方便的標注功能輕而易舉的正音,斷句。之后采用多種讀的方式。并利用白板的拖動復制的功能方便快捷的對各個小組進行朗讀評價,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把讀落到了實處(圖)在讀懂內容時我引導學生借助課下注釋、以及工具書理解內容。根據上一個環節學生提出的困難。我檢測重點句子: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這時學生走上臺前,做起小老師,他們運用白板的勾畫,擦除功能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后出示這樣的問題,深入到文章重點句的理解。我讓分別用自己的話和文言文來交流,兩者交*加強對文言文的理解。(插視頻)另外(插視頻)另外(插視頻)利用白板的移動選擇功能,讓學生利用圖片,找出相應的文言文。這樣既增強了趣味性,也是對內容理解的檢驗。輕松的突破了重點。
4、角色扮演 了解寓意
在這個環節的學習中,我為孩子創設情境,讓學生走入種田人內心,利用白板的聚光燈功能,使學生展開想象得翅膀。并通過采訪的形式,表達自己(也就是種田人)的內心想法和感受。通過兩幅圖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勞與不勞的不同結果。再通過學生扮演鄰居、朋友等對種田人勸導,并在設定好聚光燈的白板上寫下自己對種田人的忠告。當取消聚光燈,學生驚奇的發現自己寫下的就是寓意。通過上面的環節。學生自然輕松氛圍中的突破難點。
5、展示輸出 指導言行
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這一個環節中,我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講故事、演故事、背故事等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成果。我并抓住恰當的時機引導他們說出自己了解的道理,和在生活中自己該怎樣做。這樣潛移默化的進行德育滲透。
反思:課后,我有以下的反思: 1、通過白板現場演示,幫助學生同伴互助,在互動中生成新知。2、交互式白板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有效幫助全員全過程認真參與整個學習活動。讓教學超出了預期的效果。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守、竄”等6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丟、此”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在讀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4、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等。
教學重、難點: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師)
積累寓言故事(生)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孩子們,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誰能說說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么?
小結: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卻能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守株待兔(“守”是翹舌音,跟老師來寫)請同學們大聲地齊讀課題。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學習新知
。ㄒ唬┏踝x課文
1、作者怎樣細致地描寫“守株待兔”這則故事,它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學了這節課你們就會知道的。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認讀生詞
1)、認讀詞語
竄出來、撞死、樹樁、從此、鋤頭
2)、認讀生字
竄、撞、樁、此、鋤
跟同桌交流一下這些字你是怎樣記住的?
這些字在讀時,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翹舌音)
3、指名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誰來給剛才讀的同學點評一下。
3)、小結:只要我們認真就能把課文讀通、讀順。認真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良好的學習態度。
(二)研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后來他又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2、回答問題
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ü艜r候有個種田人,……死了。)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什么怎么了?)兔子為什么會死了?指導用急促的語氣讀一讀。
看到野兔撞死了,種田人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種田人急忙跑過去,……)
此時,種田人的心情怎樣?(高興)
你能用哪些詞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種田人為什么樂滋滋地走回家?(因為他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所以……)我們還可以說:種田人樂滋滋地走回家,是因為……
指導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當種田人有了這種想法之后,他是怎樣做的呢?(從此他丟下了鋤頭……)
1)、“從此”指的是什么時候?
2)、比較: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種田人丟下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ㄟ@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結合語境來理解)
3)、看圖:此時,種田人又會想些什么?
種田人有著美好的夢想,這只能是癡人妄想,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齊讀。(日子一天……)
種田人為什么會一無所獲?
此時,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學了課文,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4、練習講故事。
為了讓人們以此為戒,孩子們你們愿不愿當宣傳員,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呢?下面請大家練習講一講。
誰能看圖講一講?今天回家你就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戚朋友聽,好嗎?
三、識字、寫字
1、讀字
守、丟、此、樁、肥
2、指導寫字
1)、這些字按結構怎樣分?
2)、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此” “丟”(筆順)
4)、范寫“丟”
下面請同學們在語文書上,先描后寫兩個。注意寫字姿勢。一拳……
四、鞏固練習
1、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竄(cuàn chuàn) 喘(cuǎn chuǎn ) 鋤(chú cú zhù)
2、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莊+( )(偏旁)=( )(新字)( )(組詞)
巴+( )(偏旁)=( )(新字)( )(組詞)
去+( )(偏旁)=( )(新字)( )(組詞)
3、《守株待兔》告訴我們:
。1)、昨天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會撿到的。
(2)、昨天偶然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們不能抱僥幸心理,守著再能撿到兔子,這是不行的。
4、續寫小故事
聽了我們的勸說,種田人會怎樣想,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1、學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守株待兔》告誡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對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能抱僥幸心理,我們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獲。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6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初步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會寫“守、丟、此、樁、肥”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教學重點、難點: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上節課,我們學了一則寓言故事,題目叫“揠苗助長”,我們在這個簡單的故事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像這樣通過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的就叫“寓言”(在寓言下面板書:小故事、大道理)
2、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課件打出課題,齊讀課題。
板書課題——指導寫“守”,寫株邊問“株”什么旁?所以它跟什么有關?出示樹樁圖:這就是“株”?也可以叫“樁”(學樁:你能記住樁嗎?指導寫樁。)寫“待”邊問:待什么意思?寫兔邊問:“兔”指……現在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根據生講板書:怎么等?等的結果?……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吧。出示自學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找找問題的答案。
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1)看圖識字:1 (課件出示兔子飛跑圖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用了哪個字來形容?(學“竄”)
2是啊,它竄的太快了,瞧,(出示圖)發生意外了!根據生講出示“撞”(學“撞”)
3能把這2個字寶寶送回句子里嗎?(課件出示:種田人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 )出來,一頭( )在樹樁上,死了。)
。2)真棒,那這些詞你會讀嗎?(竄出來、樹樁、撞死、鋤頭、莊稼、樂滋滋)指名讀,齊讀。假如讓你給這六個字分類,你會怎么分?
小結:你們一個個都很棒,已經學會了歸類識字,這可是識字的一種好方法!
3、你們自己提出的問題解決了嗎?
三、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先告訴我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生答: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ㄒ唬┭凶x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么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波浪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指名讀)
(1)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預設:
a、“丟掉了鋤頭”可以知道他沒有到田里去鋤過草,沒有到田里去挖過地。(是呀,鋤頭可是種田人最重要的勞動工具,現在他連鋤頭也不要了,又怎么會去勞動呢?)
b、什么叫“整天在樹樁旁等著的”?你們看,早晨,太陽剛從東方升起,他已經坐在樹樁旁等了;中午,太陽高照,他沒回家休息,還是坐著等;黃昏,太陽已經下山了,他仍舊在等,從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c、他在樹樁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說話:他人---時,他在等;他人---時,他在等;他人---時,他在等;他人---時,他在等;他人---時,他還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著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讀指導:
a、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先自身準備一下,指名讀。
b、你對他的朗讀滿意嗎?那你能試一試嗎?
c、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象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
d、誰還愿意讀?
e、一天、兩天、三天,從此他再也不出門勞動了,就在樹樁旁傻等,讓我們一起讀,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沒等到野兔呢?
2、理解"竄","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是什么原因使野兔這么慌亂地從樹林竄了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1)后面有獵人追趕
。2)受傷了
(3)有野獸追擊
。4)他發現前面有好玩的東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別的野兔競賽跑步……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知道?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樂哈哈、喜洋洋)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讀出來嗎?
。1)指名讀
。2)每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誰再來讀讀?
(3)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還想讀嗎?
。4)讓我們都來做做這樣的美夢吧!齊讀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兒撞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四、課外閱讀
(過渡: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協助。老師這還有一則寓言故事,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
1、自由讀讀寓言,說說讀懂了什么。出示
2、推薦好書——《伊索寓言》
五、板書設計: 〈寓言〉
守株待兔
撞 竄 偶然 巧合
白撿 整天 不勞而獲
莊稼全完了 一無所獲
六、反思:
在教學課文時,我設計了三個問題: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他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是什么?通過讀、悟,學生對寓意理解很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質疑問難后,我便請學生帶著“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這一問題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不一會兒學生便匯報所劃的句子。我根據學生所找的內容出示了這句話“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隨著學生的回答,隨即啟發引導學生抓住“忽然”“竄”“撞”這幾個詞來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驚慌失措的原因,繼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險的事,碰死在樹樁上純屬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換個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偶然。”接著便讓學生談他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經常發生的,但種田人不知道,卻執迷不悟,不知是偶然發生的事。順理成章再讓學生劃出表現他不知是偶然發生的有關語句!
2、學生帶著問題“他為什么要守株待兔?”思考并劃出有關語句。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隨著學生的回答,隨即啟發引導學生,像種田人這樣白白的撿了一只野兔這叫什么?學生回答后及時板書:不勞而獲。而后再請學生從他的想法上談一談這種不勞而獲的高興心理,隨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對不對?繼而讓學生得出種田人撿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3、當我問學生“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是什么?”學生紛紛舉手發言,當我提出那個人錯在哪兒時,學生回答的也十分精彩!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這個人的悲慘下場一無所有,接著讓學生入情于境發揮自己的想象:請同學們看圖,你看這個人還在那兒呆呆地、傻傻地等著,假如這時你從他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有的學生說:“你真傻呀!你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學生說:“你趕快醒悟吧!快快起來好好種莊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還有的學生說:“你可要老老實實地勞動,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收獲,才能過上好日子。”總之,寓言所內含的深刻的寓意就這樣從學生的口中以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揭示出來!
4、不足之處:有些環節我忽略了課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讓學生生硬的理解字詞,字詞理解脫離了具體的語境。
由此可見,教學中只有真正地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興趣的激發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與差。在語文教學中“讀中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能提高對文章內容的加深、理解。讓學生適時地、大膽地發揮想象,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更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