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復習資料(蘇教版)
6、風化后的巖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由叫做侵蝕。
7、人類的哪些活動改變了地表?產生了什么影響?
攔河筑壩、砍伐森林、圍海造田、開采礦石等。會發生水土流失,泥石流、沙塵暴等自然災害。
一選擇題
1.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層是( )
(1)地殼 (2)地幔 (3)地核
2.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山體的巖石中發現了魚、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是 ( )
(1)大海 (2)湖泊 (3)山地
3.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1)地下溫度太高 (2)地殼的運動 (3)人類的活動
4.地球的內部溫度( ),壓力大,那里有熾熱的巖漿.
(1)低 (2)高 (3)與地表一樣
5第一個用實踐證明腳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學家是( )
(1)哥白尼 (2)布魯諾 (3)麥哲倫
三、情景解答題
1.小紅在路邊撿了一塊小磚塊,用鑷子夾著在家里的爐灶上加熱,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復做了幾次,小磚塊會( );在大自然里,大巖石也有類似的情況,這是( )現象。
2.小明的家住十二樓,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媽媽正在客廳吃晚飯,突然大地劇烈的震動起來,家里懸掛的家具也搖晃起來了,請問這可能發生了什么?小明一家該怎樣保護自己?
科學第三單元練習
第一課蠟燭的變化
1、 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如蠟燭受熱融化: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這類變化常常可以從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淀或氣泡、發光發熱等現象表現出來,如蠟燭燃燒。
2、 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有生雞蛋變成熟雞蛋、面粉做成饅頭、火柴燃燒、樹葉顏色變化、鹽酸滴在石灰石上、生雞蛋泡在醋中、在堿中倒入醋、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將白糖加熱至焦黑等。
3、 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有鐵水變鋼錠、水的三態變化、壓扁飲料罐、將白糖加熱至融化、木柴做成桌椅等。
一、選擇題
1.與鐵生銹無關的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氣 c、水分和空氣 d、溫度
2.紫甘藍水是( )
a、堿性物質 b、酸性物質 c、指示劑 d、去污劑
3.鐵釘在什么地方會生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