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科學第四單元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為每組準備:2個大小不同的球形燒瓶、1個與大燒瓶體積相近的長頸玻璃瓶、3個溫度計。
教 學 過 程
內容與環節預設
個人二度備課
(反思與糾正)
一、引入: 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家族消亡了,而同一時代的小小的螳螂卻仍然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是什么決定著地球生物的命運呢
二、自主探究
1、青蛙的去與留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只青蛙,觀察圖中的兩只青蛙,它們可能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將你們推測的它們可能生活的環境用彩筆畫出來。2)為什么綠色的田野和黃色的沙漠中生活的青蛙顏色不同呢?說一說你們的看法。總結出是環境選擇了他們。
3)、推測黃色青蛙形成原因:分析圖中提供的資料,閱讀圖下的文字,說說黃色青蛙是怎樣形成的?
4).你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生物?并說說是怎樣形成的?
2、大自然選擇了它們
1)導語:剛才我們了解到許多種類的生物都是因環境發生變化而出現的。
我這里有一組狐貍的照片,有人了解這幾種狐貍嗎?觀察這幾種狐貍,它們有什么不同?
2)閱讀書中左側文字:生物學家對不同地方的生命個體進行比較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同一種生物生活在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形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我們能根據生物學家的發現推測這三種狐貍生活的環境有什么不同嗎?
3)北極狐貍生活在寒冷的北極,它們圓而大的體形真的有利于保溫嗎?
用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吧!
4)提供材料,分組做保溫模擬實驗
3、選擇改變著生物
導語: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大自然(也就是環境)改變著生物。事實上在大自然改變生物的同時,人類也在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著生物,豐富著生物的多樣性。看書中p86圖片,說說人類是怎樣把野生的變成家人工培育的?
提問:大家還能能舉出這方面的例子嗎?
總結:人工選擇也在豐富著物種的多樣性
三、拓展性活動:
收集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生物特征的資料,在班級中進行交流?通過數據和實力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伯格曼法則。人工選擇也能改變生物,比如雜交水稻,常見的家禽和家畜。
板書設計
6、 誰選擇了它們同一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形態結構有所不同環境發生變化,生物的形態結構也會發生變化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著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作業布置或設計作業本:p45
教后整體反思
六上科學具體課時表
單元(章)主題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
8、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第 8 課時 / 共 8 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
設置依據科學概念1、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生存具有意義。2、生物多樣性對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義。3、生物多樣性對于維護地球環境具有意義。4、保護生物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生活的環境。過程與方法用圖表、文字或小論文等方式闡釋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系。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教學重點:知道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生存的意義。知道生物多樣性對于其它生物生存的意義。教學難點:能用圖表、文字或小論文等方式闡釋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準備為全班準備:幾張大白紙、幾支記號筆。為每組準備:不同主題內容的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及保護的打印資料、幾張a4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