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科學復習總資料
3.人體從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中獲得的氧氣和養料被循環器官運送到全身各處,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廢物被循環器官運送到體外。
4.什么是心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心率。測量心率時要保持平靜。
5.心臟是如何工作的?(心臟的作用是什么?)
心臟的大小與自己握緊的拳頭相似。心臟就像一臺強有力的泵,將血液壓入血管,推動血液流經全身各部位,從而將養料和氧氣輸送到全身,滿足人體生長發育的需要。
6.心跳與脈搏的頻率是一致的。我們可以從手腕部 、頸部和胸口 知道心跳的快慢。
7.正常成年人在平靜狀態下的心率是 75次左右 。兒童的心率一般 略高于 成年人。
8.心跳加快時,輸送到全身的 血液增多 ,以滿足人體的需要。
9.心跳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與運動劇烈程度、外界刺激、身體素質等有關。
10.在循環器官中,有關醫療新技術有許多,如 血管擴張術、
心臟起搏器、心臟移植、心臟搭橋 等。
11.新技術在醫學中的發展和應用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好處?
答:能夠幫助人們擺脫病痛,甚至重新獲得生命。
八課:生理與適應
1.生理功能包括 消化、 呼吸、 血液循環、 身體運動 等。心理功能包括 感覺、 思維、 情緒 等。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 神經系統 完成的。
2.神經系統是由腦、 脊髓、 神經 組成的。其中 腦 相當于神經系統的司令部。
3.有時我們對刺激的感覺與真實情況并不相同,這就是 錯覺 ,生活中有這樣的實例:(1)墻上掛了大鏡子會感覺室內的空間增大;(2)感覺早晨出升的太陽大;(3)各種魔術現象。
4.什么是反應時?
答:從刺激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被稱為反應時。
5.神經系統加工外界信息時可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什么?
答:(1)感覺器官感受到刺激,產生“感覺信息”;
(2)“感覺信息”沿神經進入脊髓或大腦;
(3)脊髓或大腦通過對“感覺信息”進行加工,產生“動作指令”。
(4)“動作指令”沿神經到達相應的運動器官。
(5)運動器官做出必要的反應。
6.反應時的長短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與刺激的強度、感覺器官的靈敏程度、人對刺激的熟悉程度 以及 動作反應的次數等因素有關。
7.剛進入電影院的瞬間,我們什么也看不清,過一會兒會怎樣?為什么?這是一種什么現象?
答:過一會兒就會看清了。
因為剛進入電影院里時的環境與室外環境的光線大不相同,過一會兒,我們的眼睛適應了里面的環境,就看清了。
這是一種適應現象。
九課 健康成長
1.每個人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和結束的年齡略有不同,一般為10歲到20歲,女孩比男孩平均 早2歲。
2.青春期 是人體生長發育的 第二個高峰期,是從 兒童 走向 成年 的重要階段。身體形態的改變,身體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動的成熟主要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后的 身體素質 和 精神狀況。
3.喜歡與同齡人交往是件好事。熱情、寬容、守信、自尊、自律、有愛心等優良品質,往往是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體驗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