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營養配餐》教學設計
(學生看書)
下面是某小學今日午餐菜譜:小明要了這樣一份飯菜紅燒牛肉剪雞蛋 米粉 100克青菜 清蒸鯽魚 炒青菜 饅頭 100克宮保雞丁宮保雞丁 番茄湯 面條 50克米飯家常豆腐
(1)試一試,判斷小明這頓午餐選擇得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2)算一算,驗證(對照12歲左右兒童的營養標準)請大家運用計算器完成下表,做在書上。
(3)改一改,建議你能合理的調整一下小明的午餐嗎?
(小組內設計,交流。)
這里個別學生會完全按照營養配餐標準進行配餐,應引導學生知道大部分配餐不可能完全符合營養標準,只要接近就可以了。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小明進行了合理的配餐。這樣,每個同學就能成為小小營養師了。其實不同年齡、性別、職業、身體狀況的人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不同。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的是12歲左右兒童合理的營養成分。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氛圍,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其掌握營養配餐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1、匯報飲食,合作評價。學生將自己昨天中午的飲食(包括昨天下午飯前吃的)填入空白表格,并估算出自己飲食中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小組內交流評價。(學生匯報的菜式可能有三類。
第一類:所吃的菜全是葷菜,即肉菜;
第二類:所吃的菜全是素菜;
第三類:所吃的菜有葷菜也有素菜,即葷素搭配。估計學生評價時會牽涉吃葷菜、不注意鍛煉出現過胖的情況,吃素菜會出現身體瘦弱的情況,吃零食會影響身體健康,主食過少吃不飽的問題。)
針對學生提出的肥胖、瘦弱引導學生交流:
交流:肥胖會有什么后果,瘦弱會出現什么問題?那么你對營養過剩、營養不良的兒童分別有什么建議?
2、調整菜單,交流評議。(結合組內評價調整自己的飲食菜單),
交流:看看別人的菜單是否符合自己(我估計通過交流學生會說出一份科學合理的菜單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擬定菜單時要考慮個人口味、家庭經濟狀況、身體狀況、職業……)
小結:同學們,不科學的飲食一定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通過這節課地學習,我相信大家在日常飲食中會克服偏食、挑食、厭食、愛吃零食等不良習慣,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三餐定量、科學飲食、加強鍛煉、身體健康。
【設計意圖】讓學生評價、調整自己的飲食菜單,旨在鞏固營養配餐的計算方法,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要運用于生活”。板書: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三餐定量、科學飲食、加強鍛煉、身體健康
(四)整理收獲,課后延伸
1、談收獲,提高知識的通過率和鞏固率。
2、布置課外作業:同學們,不同年齡、性別、職業、身體狀況的人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不同,請大家下去后查閱相關資料(登錄昭旭教育),設計一份適宜家庭成員口味的營養菜單,供媽媽做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