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位置
《研讀教材,把握課堂教學的落腳點 研讀學生,重視數學思考的過程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武漢市常青實驗小學 劉重慶
親愛的老師朋友們:
你們好!
在這里,我不是專家學者,我們是同行是朋友,我剛帶完六年級,送14個學生到外校去了,用的也是新教材,在這里我定的基調是:真實的感受;切實的體會;樸實的建議,希望和大家共享。
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研讀教材,把握課堂教學的落腳點 研讀學生,重視數學思考的過程性》。想法是:教材是理念的文本體現,是實施教學的一個載體,需要研讀;學生是從師生共同的活動中去活化教材,贏得自主發展,這是目的,需要研讀。
在去年的這時候,我和大家一樣,對六年級的教材編寫非常關注,它和我們以前的老教材相比有什么變動呢?有什么不同的教學要求呢?怎樣把關新課標教材下的第一批學生的數學素養呢?是很有壓力的。
六上主要內容:
這冊教材一共有8個單元: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其中
數與計算有四個單元,它們是: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第五單元 百分數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
空間與圖形有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 位置
第四單元 圓
統計與概率有一個單元:第六單元 統計
綜合運用有兩個內容:確定起跑線 合理存款
另外,還安排了 第八單元 總復習
下面我先和大家一起對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的教材作簡要說明。
第一單元 位置
教學內容:學習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學生已有基礎(本單元教材的地位):
本套實驗教材關于“位置與方向”的編排共有4次:一年級下冊是認識上下、前后、左右,會在具體情境中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三年級下冊是認識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8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年級下冊是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根據方向和距離描述簡單的路線。本冊教材則主要教學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我個人學習的體會是:
《位置》這個單元的編排是在一年級下冊用行列來確定位置的基礎上和四年級下冊用方向和距離兩個元素來確定位置的這兩個知識基礎上的來進行教學,本冊用數對來確定位置這實際是一個深化和提高。
內容結構:
本單元共安排了兩個例題。
例1教學用數對確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
例2教學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題解讀及教學建議:
解讀:每個問題的目的指向哪里? 教學的 落腳點在哪里?
思考:我的學生現有的起點在哪里? 他們比較喜歡哪種方式?
關于例題1:
例1通過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提出了兩個問題:
(1)你能指出哪個是張亮同學嗎?
(2)如果用(2,3)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艷和趙強同學的位置嗎?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們一起分析一下,每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落腳點在哪里?
問題一:首先通過讓學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張亮同學,使學生明確“列”“行”的含義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一般規則。
目的是:通過學生主體探究的過程,在學生多種方法描述張亮同學位置的過程中,體會多樣性基礎上的優化。